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十年同筑梦绘就绘就““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新画卷
向项目管理要效益
穿行地下空间打通城市动脉
图片新闻
铸就幸福路助力新发展
狠抓双清工作 加速资金回笼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同筑梦绘就绘就““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新画卷
十年同筑梦,山海共展卷。大美画卷之上,中铁六局以拼搏挥毫落笔,以工程着墨添彩,将一个个建设的“丝路印记”深深镌刻:放眼海外,从总承包实施的越南河内首条轻轨,到参建中老铁路,彰显和合之美的“六局建造”在“一带一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聚焦国内,“一带一路”内陆重要省份的重点工程拔节落成、捷报频传……十年如梭,工程所建,即是心之所向。
展卷入画:“中国标准”勾勒越南河内交通“风景线”
初到河内,十里芬芳,一条绿色长龙在河内市区穿行而过。作为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不仅让被誉为“摩托车王国”的河内迈入了绿色出行新时代,更为今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战略更加深度对接合作铺就坚实道路。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越友谊源远流长,作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集规范标准、施工技术、装备材料、施工、监理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中国化”于一体,于2011年10月10日开工建设,2021年11月6日完成移交,至今累计运送旅客1750余万人次,见证着中越双方“同志加兄弟”般情谊绵长。
中铁六局突破了“列车动载由桥涵结构承受”的传统形式,选用了“建桥合一”的结构形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建筑上面跑列车”。通过动、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优化了车站各类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使项目抗震等级达到8级,使其成为坚不可摧的“硬核工程”,该工程也荣获了2022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在这背后,多项专业科技成果在轻轨施工中得到应用,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供电、机车、AFC五大领先设备系统技术在越南落地实施,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轻轨走向国际。
一路走来,在中越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以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打造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正成为中越深化在互联互通、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的典范,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像轻轨列车一样,奔驰不息、行稳致远。
画意远扬:走出去,一“路”繁花似锦
千帆竞发,奋楫者进。中铁六局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顺应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奋楫“出海”,在海外房建安装、风电工程、矿产资源等多个领域大胆试水,大力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和人民共商共建共享,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山水相连的中国与老挝共建的中老铁路已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中老铁路穿越众多山脉和水系,沿线地质结构复杂,修建难度极大。中铁六局在建设中老铁路“咽口”隧道的和乐隧道时,先后组织了八次方案研讨会“把脉会诊”,最终总结出一整套复杂地质软弱围岩长大隧道的施工方法,实现了“防变形、控溜塌、抑涌突”的目标,确保了隧道安全稳定按期完工。
2021年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老挝自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将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5月28日,中铁六局参建的越南前进轮胎厂项目完成项目验收。中铁六局采用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模式,注重属地化管理,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保障了越南前进轮胎厂顺利出胎,提前实现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胎的产能目标。
从邻近的东南亚一路向西,一直延伸至热情似火非洲大陆,在为马胡塞夸医院揭牌时,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满怀深情地对中方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作为中国帮助津巴布韦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重要民生工程,津巴布韦马胡塞夸医院大幅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更见证了双方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友好合作。
在距离津巴布韦2545公里的刚果(金),拥有着堪称世界级特大铜钴矿——SICOMINES铜钴矿。这里,是“中刚一揽子合作项目”的核心和基础。依托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资金、中国装备和中国管理,中铁六局在建设SICOMINES铜钴矿项目二期过程中,展示了矿山机电行业的施工实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中国与刚果(金)合作项目的标杆,也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典范。
华章共绘:内陆工程助力“一带一路”奔涌交融
在位于广州南沙和中山黄圃之间的洪奇沥水道上,中铁六局承建的广州南沙港铁路控制性工程——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如“蓝色巨龙”架起了连接两岸的铁路运输通道。
中铁六局建设者们借助钢桁梁刚度大的特点和拱肋受压的性能,构建起强劲且弹性的承载体系,998米长的钢桁梁桥体、两个跨径360米的柔性拱构成了它的“钢筋铁骨”,这座目前同类型桥梁中最大跨径的“蓝色巨龙”,有了“亚洲第一跨”的美誉。
2022年5月30日,南沙港铁路开出首趟中欧班列,内外运输通道不断畅通,不断拉近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距离,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物流链。
从深圳出发,一路向北来到美丽的客家古邑河源市,中铁六局承建的赣深高铁3标段就位于此。面对位于架梁通道的“咽喉”部位的黄坭潭浰江大桥,建设者们采取一次性梁体浇注的方式开展施工,保证施工安全质量。2021年12月10日,京港高铁赣深段正式开通运营,赣州至深圳最快旅行时间缩短3个多小时。赣南革命老区与深圳经济特区之间从此有了快速客运通道,助力赣州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大漠黄沙远,一条“巨龙”穿越了荒漠无人区,它,就是中铁六局参建的G7京新高速公路,不仅是我国第二条高速公路进出疆大通道,也是“一带一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十里一个人,风吹石头跑。夏天像火烤,冬天像冰窖。一年不下雨,半年沙尘暴”的阿拉善地区的工地上,中铁六局建设者不畏艰险勇向前,在全线实现了“三高两创”,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安全质量示范线、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示范线,在沙漠戈壁滩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高速公路建设新篇章。
穿山越海,同路致远。中铁六局助力“一带一路”跨越山海、民心相通,愿下一个十年铺展大美画卷,赓续丝路辉煌。(李沐霖)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