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家风三叠:晨光、明月与花香
  杨建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谚语像老茶案上的粗瓷碗,寻常日子里总在耳边打转,可若真要细说家风究竟是哪般模样,多数人又会像对着满院春色,说不清是哪朵花先染了枝头。其实,家风从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藏在母亲缝补衣物时的针脚里,落在父亲满满当当的书柜上,裹着祖辈的期许,也浸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温厚。
  善良向上的家风,是破晓时漫过窗棂的那缕晨光。善良从不是柔软的绒毛,而是能穿透黑暗的微光——给雨中没带伞的人挪出半片屋檐,替晚归的邻居把晾在楼下的衣裳收回家,就像春茶里的暖意,递出去时温热了别人,指尖也留着余甘。有人把金银当作一生的行囊,可真正能暖透岁月的,从来都是藏在心底的善意。用善的眼光看世界,会发现墙根的小草在努力开花,楼下的婆婆总记得给流浪猫留一碗粮。用宽容待旁人,连风穿过街巷的声音,都变得温柔起来。
  李玫瑾老师曾说:“优秀的母亲,会教孩子替别人着想,这份善待,有时是能救命的。”这话像一颗石子,落在我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善良或许不会立刻换来对等的回报,却能帮我们避开许多生活的荆棘,更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暖芽。教孩子换位思考,对大人而言是一场修行——是买菜时多给卖菜阿婆一句寒暄,是排队时给抱孩子的妈妈让个位置。这些细碎的举动,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家风扎根。当孩子学着把跌倒的小伙伴扶起来,那便是晨光最好的延续。
  拼搏勤奋的家风,是深夜里悬在天边的那轮明月。古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这趟航程里,拼搏从不是选答题,而是必须握紧的船桨。如今有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觉得不必为后代多费心力,可真正的家庭幸福,从不是靠财富堆出来的,而是靠一代代人的勤奋托起来的。就像老槐树的根,一代一代往地下扎,才能让新枝长得更高;我们今天在书桌前熬过的夜,在工地上流下的汗,不只是为自己挣一份安稳,更是给孩子留下“敢扛、能拼”的底气。这份精神,比任何存折都更珍贵。
  在这样的家风里长大,自律会变成习惯,责任会刻进骨子里。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在灯下画图,母亲趴在桌前核对账本,他们说“只有拼出来的漂亮,没有等出来的风光”。那些话当时不懂,后来遇到挫折时才明白——考试失利时,是“逆风更适合飞翔”的念头让我重新拿起书本;工作遇到难题时,是“困难最能练毅力”的信念让我咬牙坚持。这家风就像明月,在迷茫时照亮前路,让我们敢在风雨里扬帆,敢在荆棘中开路,始终朝着光亮的方向走。
  互助友爱的家风,是庭院里悄悄漫开的那片花香。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话道尽了相处的真谛。生活里最治愈的时刻,从不是收到贵重的礼物,而是帮邻居修好漏水的水管,看着对方笑着递来一杯热茶;人生最大的成就,也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而是自己的存在,能给别人带去一丝温暖。家庭就像一座小花园,互助友爱便是滋养花草的雨露——小时候我生病,隔壁阿姨会端来熬得软烂的小米粥;父母出差,楼下的叔叔会每天帮我们检查门窗。那些细碎的温暖,像茉莉的香气,藏在记忆深处,让我后来也学着把这份善意传下去。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行色匆匆的我们,更需要家风这碗“慢汤”来滋养心灵。晨光般的善良,让我们始终心怀柔软;明月般的拼搏,让我们敢闯敢拼;花香般的友爱,让我们从不孤单。这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饭桌上的一句叮嘱,是出门前的一声牵挂,是遇到难处时的一句“我帮你” 。
  有了好家风的陪伴,我们心中便有了定盘星,哪怕走得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有了好家风的传承,我们脚下便有了力量,哪怕遇到风雨也能坚定前行。这代代相传的家风,就像夜空中的繁星,点亮每个追梦者的路,也让我们带着温暖与勇气,一步步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