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烽火到繁华 八十年后诉与先辈听
乌兰哈达火山
时光里的回响
在时代寒流中淬炼深扎的根系
早市这条“路”
额尔古纳河畔的生命年轮
云崖飞瀑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早市这条“路”
□ 赵林炜
身边不少同事的微信名是“筑路人”,起初我以为这是对职业的致敬,或是工作赋予的自豪感,可顺着这念头往下想,才慢慢品出“筑路”二字的深意,远不止“修一条路”那么简单,它连接人与土地、人与生活,是这个时代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近,年轻人开始向往东北早市,东北的早市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同于超市的规整和冷清,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商贩的吆喝声、邻里的寒暄声与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人间烟火”。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我重新审视这条长长的购物街区,忽然懂了,撑起这人间烟火气的,正是那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路。
早市多出现在居民楼下的小马路,天刚蒙蒙亮,五点半不到,商贩们就着晨光支起摊位,沿人行道排开,中间只留一条小路,供行人和摩托车小心穿梭,人们在人群中挤着、笑着,双手拎满了新鲜的瓜果蔬菜。路边的早餐摊冒着白腾腾的热气,早餐在油锅上滋滋作响,连晨练的老大爷都马不停蹄的赶来吃一碗豆腐脑。我最喜欢早市上的吃食,有薄皮大馅的馅饼、煎得焦脆的玉米面包子,还有小孩喜欢的炸糕……这早市的烟火气,藏在每一口热乎吃食里,烫嘴的甜,够味的咸,还有那藏不住的、让人心里发暖的实在。到了十点钟,随着摊位陆续撤下,清扫车和环卫工人开始清洁和打扫,没多久,这条小马路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流。
这条路从头走到尾大概两公里,小时候总觉得它好长,仿佛总也走不出这条人声鼎沸的街巷,可如今重新站在这片熟土上才恍然发现,是路带我走出了生长的地方,也是路送我回到亲切的家乡。早市的这条“路” ,它让冰冷的柏油路有了温度,让钢筋水泥的城市角落有了生活的褶皱。筑路人用双手铺就的路是城市的“筋骨”,早市用烟火气填满的是日子的“血肉”,这一筋一骨,缠缠绕绕,撑起了我们热气腾腾的日常。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