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在时代寒流中淬炼深扎的根系
  □ 石娟
  莫言先生《不被大风吹倒》一书中那穿透纸背的坚韧力量,此刻正以惊心动魄的共鸣,叩击着身处建筑行业凛冬中的每一位中国中铁人。书中那些在命运狂风中紧抓大地、于卑微处积蓄伟力的灵魂,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中国中铁在时代变局中穿越风浪的精神内核,当行业的寒流裹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席卷而来,我们不仅需要直面风暴的勇气,更需要锻造在风暴中深扎根系的铁骨与智慧。
  建筑行业这场“大风”的烈度已然超出预期。大风中最致命的,并非风力本身,而是根基的动摇与方向的迷失。 莫言在书中深刻揭示:真正的抗风能力,从来不是表面的强壮姿态,而是源于那看不见却深扎于大地、盘根错节的根系网络,源于内在肌体百折不挠的韧性基因。这深扎根系的智慧,正是穿越寒流、锻造不朽的铁骨真滴。
  深扎根系,首在向技术创新的岩层要定力。 当外部狂风呼啸,枝叶的摇曳在所难免,但支撑巨树屹立的,永远是那不断向大地深处、向知识内核拓展的根脉。在寒流中,更需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堡垒的构筑。高原冻土铁路的世界级难题,跨海大桥的惊世长虹,穿山越岭的超级隧道,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探索。每一次技术壁垒的突破,都是向大地深处延伸的一条坚韧根须。在盾构机的刀盘旋转中,在B IM技术的虚拟推演里,在装配式建筑的精密拼接处,我们正默默锤炼着抵抗风霜的技术压舱石。这深潜的投入,是静默的“深蹲”,只为在风势转换时能跃得更稳、扎得更深。
  深扎根系,亦是向转型发展的纵深要活力。 当传统铁路、公路的“风口”渐弱,敏锐感知风中蕴含的“新缝隙”,方能开辟第二曲线。这些领域虽单体规模或不及往昔,却如点点星火,蕴含着未来燎原之势。深耕属地经营,发挥“家门口”的地缘、人脉与品牌优势,将区域市场做精做透,让根系在熟悉的土壤中汲取更充沛的养分。同时,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价值深挖,从单一施工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变,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创造能力。
  深扎根系,更要向管理变革的人才厚土要生命力。 行业寒冬恰是刮骨疗毒、强健筋骨的契机,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刀刃向内推动深彻变革。优化组织架构,锻造敏捷高效的“轻骑兵”式项目团队,提升在复杂环境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更具吸引力、更富成长性的机制,留住核心技术骨干与复合型经营人才;大力培养既懂“钢轨水泥”又通“市场风云” 、既能“挥汗工地”又能“运筹帷幄”的新时代铁军。唯有让智慧与经验的根系在组织中盘根错节,方能共同支撑起穿越周期的铁骨脊梁。
  《不被大风吹倒》书中那穿越时空的生命回响,在中国中铁今日的征程中激荡不已。回望来时路,每一次困境都是对“开路先锋”精神的淬炼,这份沉淀于历史深处的精神火种,是当下抵御寒风最深沉、最炽热的内生力量。书中那些穿越风浪的生命启示我们:深扎根系,并非消极的蛰伏,而是为了更坚韧的生长、更从容的挺立。我们坚信,经历此轮寒冬的砥砺,中国中铁若以莫言笔下的坚韧为烛照,以深扎技术岩层的定力、拥抱战略改革的勇气、推动管理蜕变的决心、厚植人才沃土的远见,必将在行业风向转变之时,以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淬就更加铮铮的铁骨与更加深远的根系,迎来属于我们的辽阔苍穹与参天伟岸。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