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味蕾深处是故乡
——读《食南之徒》有感
  □ 张欣
  为了一种味道,为了一口美食,贪吃的人会拼到何种程度?马伯庸的《食南之徒》给出了答案。该书灵感源自《史记》中《西南夷列传》的一段记载,并在书中进行了艺术化的想象与加工。跃然纸上的是那位最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他踏入了美食琳琅的南越国。此地食材丰富多样,堪称饕餮者的天堂。然而,美食背后暗流涌动,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谋争斗、国策兴废… …种种波谲云诡,犹如岭南食材之味,难以捉摸却又引人入胜。
  这个看似懒散的大汉使者,深陷岭南的政争旋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唯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道,便是追求极致的美食。出乎所有人意料,那一缕微妙的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的国运,乃至整个中华版图。在斗智斗勇中,他收获了友谊,更肩负起为朋友复仇的信念。因美食结缘,种下的因果,让热爱美食的他信念愈发坚定。最终,二十年后他成功为朋友复仇,而南越国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食物而被灭国的例子。
  一种味道,一份美食,往往会勾起一段记忆,一份思念。而这味道、美食,因情感的倾注,变得愈发弥足珍贵。
  我们普通人虽不会经历如大汉使者般波澜起伏的境遇,但对味道的探索与追寻却从未减少,尤其是对“老味道”的回味。味蕾深处是故乡,是对亲人的思念,是对围坐在“妈妈”身边的怀念。
  家常的味道,往往蕴含着最质朴、深刻的记忆。每家每户的独特风味,也是最难复刻的。从东北酸菜缸里走出的孩子,永远吃不腻的便是酸菜。而我最钟爱的则是酸菜馅饺子。离家十多年,在天津从未尝到过如家乡般美味的酸菜馅。在无数次饭馆探寻无果,自己屡试屡败后,当终于包上千里之外邮寄而来的酸菜和油渣,饺子端上桌的那一刻,我品尝到的那一口,瞬间让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就是这个味道!这是一家人围坐餐桌边热热闹闹的味道。在哈气成霜的东北,裹挟着一身凉气进屋,看着炕桌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边麻利地脱鞋上炕,边忍不住夹一个放进嘴里,那火热的生活别提多带劲了!
  当熬炖了两小时的红烧肉被端上桌的那一刻,我也迎来了家人的欢呼声和乒乓的筷子声。看到孩子吃得顾不上说话,我便知道,她有了属于她童年的“妈妈的味道” 。这红烧肉的美味程度,我觉得需要把配方写进遗嘱里。夹起颤巍巍的五花三层的红烧肉放入口中,肥肉入口即化,瘦肉软糯弹牙。若觉得有些腻,便咬一口刚上市的紫皮蒜。醇厚的辣味冲劲十足,如同一只欢脱的小鹿在味蕾的密林间跳跃。趁着这稍纵即逝的快感,喝一口气泡饮料。啊……!在一声长长的叹息中,从头舒服到脚!
  这滚烫的人间啊,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