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为房建工程插上“科技之翼”
建安公司打造“智慧工地”工作纪实
  工作人员头上戴上了“智慧安全帽”,进场“1秒刷脸”;塔吊装上了“千里眼”,施工环境实现了“智能监测”……在建安公司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一幅幅充满科技感的“智慧工地”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建安公司加大科技攻关,在重点工程构建“智慧工地”管理体系,综合运用BIM技术,将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荣获了全国第二届“优路杯”BIM大赛优秀奖、全国第三届“建模大师杯”优秀奖等荣誉,用“科技之翼”守护房建工程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落子如飞:“最强大脑”强管理
  在京张高铁太子城站工程建设中,公司按照京张高铁“精品工程,智能京张”总体建设目标,积极引入“智慧工地”平台,打造了集智能综合信息平台、VR安全体验与施工模拟、视频监控、大型机械全方位雷达监控、智能沉降观测为一体的“五大信息系统”。
  在这个“最强大脑”的指挥下,公司实现了施工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完成主体站房及10个附属单体工程。当这座世界上首个建在奥运赛场的高铁站正式开门迎客时,统筹施工管理的“最强大脑”受到广泛关注。
  以京张高铁太子城站工程建设为重要发力点,公司在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引入搭建“智慧工地”平台,深入落实《数智升级工程工作方案》。可以说,通过让BIM技术与智慧工地“比翼齐飞”,公司将产生的数据汇总、建模形成数据中心,统一到一个管理平台上,将各子应用系统的数据一体化呈现,形成互联,以资管理。
  “通过‘一张屏’,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和各项工程的后台数据,完成技术、质量、安全、进度、劳动力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说,‘智慧平台’就是项目管理团队的智能化‘战地指挥中心’,就是项目经理的‘最强大脑’!”建安公司总工程师邹海涛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不仅如此,“智慧平台”还能够确保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可追溯、可查询,从而提升项目的管理精度,提高多方协同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一次次的管理实践中,公司不断提升“最强大脑”的实战能力,逐步摸索出一套务实管用的实操经验,打造具有建安特色的“智慧管理”技术框架,让房建工程建设更有“科技范儿”。
  线走针飞:“智慧建造”破难题
  在京张高铁太子城站建设过程中,高峰期有近1000人同时作业,涉及到13个专业工程,交叉作业严重,管理难度非常大。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建设者们拿出了一件件“科技神器”,将原本复杂难解的难题化于无形。“我们利用‘智慧安全帽’,实现了实名制管理。工人进出工地时,在后台智能核验人员身份信息,准确、快速地统计出各班组实际出勤人数。”项目负责人郭启龙介绍到。
  在施工作业时,建设者们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实时了解各区段作业人员作业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劳动力闲置、紧缺等情况,从而科学调配人力资源,进一步规范人员行为,提升劳务作业能力。
  “嘀嘀嘀嘀……”智慧工地发出了急促的预警提示,大屏幕显示项目施工物资储备量达到警戒值。徐州棚改项目技术人员立即与物资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我们通过硬件接口,对现场主要物资的收、发、用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实现进出料信息的远程数据传输和全自动实时显示,监控物资消耗,避免了物资短缺和超耗问题,实现物资的智能化管控”。
  在门头沟货场项目施工现场,为了解决塔吊安全管理难题,项目部为施工区域内的7台塔吊安装了“千里眼”,让施工安全“看得见”。这种千里眼不仅可以实现视频监测,还可以准确采集并实时显示塔吊运行数据和运动轨迹。一旦塔吊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超限、超载、碰撞等潜在危险时,监控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报警甚至停止塔吊进行危险操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凤舞龙飞:“硬核技术”提质效
  近年来,公司以“顶层设计、标准引路、重点突破、示范带动”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大型观摩项目、创优报奖项目先行先试为突破口,整体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让项目降本增效。
  在成武县人民医院建设过程中,项目部BIM技术人员根据项目设计特点及现场施工情况,完成质量、安装等样板的建模工作,利用VR设备及相关软件及插件,达到虚拟模拟体验的效果,节约现场制作实体样板所耗工时产生的费用。
  “应用智慧工地后,项目部通过使用BIM技术,无论是钢筋还是混凝土,都能实现精确算量,现场材料的进料、领料、用料及余料变得可控,用料成本极大地降低了!”连镇站房项目经理王辉说到。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项目部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引入智能的环境监测仪,24小时监控环境PM2.5含量,为现场扬尘管控提供实时数据。一旦检测值超过警戒,现场喷淋系统就会自动开启,确保绿色施工。
  不仅如此,在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随时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施工交底;在手机下载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APP,对隐患分类统计分析;在现场VR体验室,模拟触电、电锯伤害、高空坠落、火灾、基坑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危险源的实景现场,从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从“最强大脑”到“硬核技术”再到“智慧建造”,建安公司高扬“科技之翼”,深化精益建造、科学智造,为安全质量、进度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促使项目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今后,建安公司将接续发力,打造房建品牌的科技探索“永远在路上”。
  (张国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