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筑路人的滇南晨昏
  □尚缙鹏
  金秋的滇南,群山依旧苍翠如染。勐绿高速公路11标段的工地上,晨雾尚未散尽,安全帽下年轻的脸庞已沾满露水。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哀牢山峰,测量仪上的露珠正映出山巅那片微红的霞光。
  测量员李斌半蹲在陡坡上,全站仪的金属外壳泛着冷光。他屏住呼吸,小心调整旋钮,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抚一个易醒的梦。“向左偏移2个密位……”对讲机里的指令伴着电流声,在山谷间回荡。当镜头里的棱镜终于与十字丝完美重合,他这才发现,裤腿早已被草丛间的露水浸透,鞋底沾满了红土。
  大阿巴2号隧道深处,是另一个世界。潮湿闷热的空气裹挟着水泥和机油的味道,安全员李远的手电光在岩壁上缓慢移动。光束所及之处,每一处支护细节都被仔细检视。“隧道施工,安全大于天。”他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安全帽下的额角,汗珠正顺着安全绳缓缓滑落。
  午后的撮洛3号大桥工地,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焊工老张猫着腰,在钢筋笼间灵活移动。焊枪点燃时,飞溅的焊花如节日的烟火,与他古铜色脸庞上滚落的汗珠相遇,“刺啦”一声,化作一缕转瞬即逝的蒸汽。深蓝色工服的后背,已浸出一圈圈白色的汗碱,像一幅抽象的地图。
  巴尼洛俄大桥的墩柱间,年轻技术员王仕林正操控无人机进行巡检。显示屏上,桥墩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他的指尖在控制器上轻点,无人机灵巧地绕过脚手架,惊起了栖在桥墩模板上的一群山雀。阳光下,无人机的影子在墩柱间划过,像一只巡视领地的雄鹰。
  黄昏时分,工地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际的晚霞交相辉映。食堂里,帮厨的老张特意在窗台上添了一束新采的野菊花,金黄的花朵在蒸腾的饭菜热气中轻轻摇曳。“看着它们,做饭都有精神。”他一边说着,一边往锅里撒了把葱花,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夜幕深沉,隧道出口却亮如白昼。混凝土泵车伸着长长的“臂膀”,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振捣棒的“嗡嗡”声与泵车的轰鸣交织,工人们站在脚手架上,安全帽上的反光条在灯光下闪烁,像夜空中零落的星。技术员紧盯着监测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关乎着这段主体结构的百年寿命。
  夜深了,工程部的灯还亮着。墙上的施工图被红蓝绿三色笔标记得密密麻麻,总工程师的手指顺着一条即将穿越复杂地质带的隧道线路反复摩挲。窗外,工地的照明灯在夜色中晕开温暖的光圈,近处村庄的灯火宁静,远处机械的灯光炽热,两种光在群山的怀抱里交融。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洒向工地,新的一天又将开始。青山默默,见证着每一滴汗水;大地无声,记录着每一个脚印。在这片热土上,筑路人的坚守,正一寸寸延伸成通往未来的坦途。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