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追逐伟大的中国梦
月满中秋
以梦为马
小蜗牛,慢慢走
邂逅花间词
追梦者赋
明月高挂庆团圆
那一抹故乡的月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邂逅花间词
□丁朝民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近日书荒,偶然间的一个中午,听到播放的《甄嬛传》片头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在歌中温柔的声线里,飞卿之词娓娓道来,婉转的唱词伴着清雅的曲调,句句都美到心醉。
这首歌词取自于温庭筠的作品,是《花间集》开篇的第一首,忽然想起这本书在角落里尘封已久。对于这本书,记得在学生时代就被我主观地加以低俗的标签,亦有不少老师对花间派大有微词,什么,靡靡之音,矫揉造作,我也曾对其嗤之以鼻,打入冷宫,弃之墙角。
如今再闻其声,拂去沉淀的灰尘,百无聊赖地翻起几页,发现《花间集》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它不止记录了离愁别绪,同时还原了晚唐五代时期古人的生活,有烟雨江南,也有荒凉塞北。其遣词酌句都是精美之语,溢出纸张的美在一点点诉说着朝代文化的清丽之美,字里行间也藏有烽火弥漫,家国破碎,风雨飘摇。
《花间集》如其名,风格艳丽香软,读来仿佛繁花丛中过,赏得百花香。读的时候也思考,为什么诗人们都净写些闺思情怨,以及闺中的思妇生活。但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唐末天下分崩,四方割据,也许是想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愁思吧,诗词中思妇盼君归,而现实中的诗人怀念的是那个富饶安乐的唐朝。花间词虽香艳华丽,多工巧而少深意,但其中亦有可取之处。写美人,就有“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写年少风流,就有“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写美景,就有“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就像起初阅读温庭筠的《菩萨蛮》,寥寥数语就已勾勒出女子起床梳洗时的慵懒姿态,更细致地描写了妆成之后如诗如画一般的神态。字字句句都在描写容貌,却字字句句都在暗示着人物孤独孤寂的心境。纵然是华美的妆容,华贵的服饰,依旧掩盖不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而我却透过那字里行间,看到了温庭筠屡试不第的孤寂愤懑之情。这一刻,他就像是闺阁独处的这位唐代仕女,字字句句不说自己,一撇一捺全是自己。
韦庄在《浣溪沙》中写道:“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表面上是写对离人的万千思念,实际上,透过相思之人,想到自己因生逢乱世而怀才不遇,仕途受阻的愤懑之情。在他的人生际遇里,幼时家道中落,尽管满腹博才,却在长安应举时遭到叛军堵截,在往后的年月里,仕途起起伏伏,午夜梦回时,何尝不是伤心明月凭阑干?
与温庭筠和韦庄不大相同的是词人皇甫松,他的词作品在《花间集》中的风格也算是独树一帜,较少有闺怨之作,大多描写的是秀丽的风景和对爱情的诠释。一首《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用清新的风格,不仅仅描绘了江南的风土人情,更透过文字,展现出了采莲女的内心独白,活灵活现地描绘了热烈追求爱情的初恋少女羞涩的心情。
而我在其中看到的,是一个个壮丽的奇迹,是在朝代濒危时期,风雨飘摇时期,大厦将倾时期那些饱含着梦想的词人,在如此大环境下难以挣扎的身影。他们的创作字字啼血,控诉着那奢华的政治躁动,积极地用美好的文学艺术化作一缕缕清风,穿越那复杂的天地。《花间集》里勾勒出的女子倩影,何尝不是他们对未来的期许。最终化作永恒的光辉,停留在时代的黄昏之中,绽放在现代文化绚烂的书海里。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