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擦亮心中的那抹“中国红”
雅居深山
此刻秋思落谁家
时光的河
最是中秋团圆时
母亲六十五岁
顾盼生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光的河
宋宜鲁
“每次我回济宁,都要去一中看看。”一位好友跟我说,我想我也一样。陪伴我三年青春的一中,是不能忘却的存在,就像沉淀在罐底的蜂蜜,时不时回想起来、细细品味,心中总会慢慢荡漾。
满头白发的老教师
高一在太白楼校区,繁重的课业和并不适应的集体生活,让当时15岁的我情绪很糟糕,总在傍晚一个人绕着操场散步。
那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锻炼。他步履不快,面容清癯,着装朴素,整个人很有气质修养。我总好奇他是怎么进来我们学校的,而且能天天来,于是我试着向老人家搭话。老人也健谈,他说自己是一中已经退休二三十年的政治教师,家住附近,每天都来一中锻炼身体。他也问起我的情况,发现我俩都是金乡人,挺有缘。一来二去,我俩熟悉起来,如果正好在操场碰见,就一起散步、聊天。老教师诲我良多,但我当时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知道他姓“lu”,却不知道是哪个字。高一就这样匆忙结束了。
高二与老师有幸匆匆一见,其后直到大四,我都没有再见过他。疫情前快过年的时候我去拜访过他,刚走进小区,就看见卢老师坐在小区门口等我,瑟瑟寒风中,他更老了一些,我不知道他已经坐了多久,很心疼。见到我,卢老师很开心,一边问我的近况,一边拉着我的手就往家里走,不过我发现好像他说话没有前几年那么流利了,总是重复问我问题,老师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来随着“流年暗中偷换”,我工作以后很少回济宁,更少跟老师联系,却也会牵挂卢老师现在的生活。
坐中多是豪英
高二高三的文科班生活,可谓畅快非常,主要原因还是遇上了一帮好兄弟。作为全班仅有的七个男生,“葫芦娃”声名远播。大家课余时间总在一起开心玩耍、东奔西逛、吃吃喝喝。
一下课,如果不想去食堂吃了,马上要么太阳岛,要么月亮湾。太阳岛开的小饭馆多,我们最常去那儿。灰冷单调的冬日傍晚,我们几个从东门出来,在烤芋头小摊那儿买一个香香甜甜的烤芋头,边吃边聊就到了太阳岛。进了小区,找个店或者小摊儿坐下,牛肉汤、油饼,或者蛙鱼儿、豆腐脑……,再要个小菜,大家开开心心吃一顿,兴尽而归。
如果去月亮湾,那肯定是吃大餐了,加喝点儿酒。北湖大饭店是我们的终极“据点”。大家一块Happy吃饭。虽然北湖大饭店只是一个小餐馆,在我们眼里却属实是本地首屈一指的招牌餐饮店。饭局的吃吃笑笑之中,除了学习我们什么都聊,还会玩游戏以助兴,其中最最是味儿的就是饭桌上的“敲七”游戏,经过层层PK,某贵儿最终荣膺“敲七之王”的头衔,真是“尾巴翘到天上去了”。然而,他不会知道,为什么每晚“牌王争霸赛”的结果,都是他输了去拿着暖瓶打热水。
宋人陈与义曾说“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我们当时就是北湖的“豪英”,而不知今日“豪英”又成了谁。
难以忘记初次见她
生活中,总有某个画面,就像被按了快门永远定格一样,印刻于脑海之中,每次回忆起来都无比清晰,就像陆放翁的“曾是惊鸿照影来”。对于一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初见她时,太白楼校区门口右侧的一中校史:济宁直隶州官立中学堂……山东省立第七中学……济宁市第一中学。
一中校名的多次变迁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高考以后,特别是在大学时期,我曾看过很多有关老济宁和老一中的历史资料。其中,最大的收获来自《一中春秋》和马涛老师的微博文章,从中我知道了有关一中的很多故事——教会的红楼曾是一中的教室,当年被拆除时还发现了一块石碑,现存于济宁市博物馆;抗战前夕,燕壬培校长站在学校灯火通明的操场上,对师生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夜间演讲;太白校区南门的“济宁市第一中学”为当时美术教师刘枕青先生所题写,先生身负才学,可惜天不假年;还有太白湖校区的一中校史馆,如果里面陈列着老济宁城墙的城砖,那还是当时高一在太白楼校区的我帮忙搬上车的……总之,一中的故事,是说不完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大运河,想起来乔羽先生《我的祖国》。作为最能让我回忆一中、回忆济宁的一首歌,在南方的四年,我经常轻声慢唱那“一条大河波浪宽”。在我心中的运河就是那“一条大河”,我想起那年我们整个班级一起游览大运河。站在两岸花红柳绿里,远望渺茫,一襟晚照,航船来来往往,水波荡漾,天边“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
走出一中的摇篮,我们开始闯荡大千世界,追逐自己的人生精彩和浪漫。相信大家再回首恍然如梦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彼此不同的人生轨迹曾交汇于一处,并随着大运河,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流向广阔无边的大江大海。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