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身披“志愿红” 疫路勇逆行
  近日,河北石家庄爆发新一轮疫情,市区各小区居民居家办公,严防疫情传播扩散。中铁六局石家庄公司党员群众,换下建设工装,换上志愿服务的“红袖标、红马褂”,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护佑居民们的健康安全。
  “这个二维码怎么打开?怎么扫脸登记……”在石家庄桥西区中铁祥瑞家园的一个核酸检测队伍里,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因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急得六神无主。旁边在做志愿服务的石家庄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员工张素香立即上前,用礼貌周到的言语安抚大爷焦虑的情绪,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老人打开“冀石通”二维码,帮助他完成核酸检测登记。
  疫情爆发后,张素香第一时间就联系她所居住的中铁祥瑞家园社区,穿上了鲜艳的“红马褂”,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预登记、队伍秩序维持等工作。胸前黄颜色的“互帮互助”字样,满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能成为社区志愿者是我的骄傲,身为开路先锋,我也要争做防疫先锋,竭尽所能行善举、做志愿!”这是张素香参加防疫志愿服务最真实的感受。
  “深夜时分,是一天当中最挑战志愿者意志品质的时段。因为不仅要承受夜间低温考验,还要时刻保持清醒,严格管控进出人员。”夜已深,裕华区盛邦花园小区居民大多已经归家休息,而来自石家庄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付海姣,仍牢牢地“钉”在小区1号楼单元门口,负责值守工作,在沉沉的黑夜里默默地保卫着居民的安全。因为守住了小区内的单元楼门口,就是守护居民健康安全的“第一道关卡”,也就守住了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
  值守过程中,付海姣收到了好邻居送来的一颗“爱心白菜”。东西虽小,却体现了情谊无价的守望相助。“这不止是大家伙儿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们防疫志愿工作的认可!”付海姣胳膊上随风轻摆的志愿者“红袖标”,仿佛也在默默地颔首肯定。
  “小区刚封控时,有些居民害怕物资会短缺,恨不得买光网上能买到的所有东西。”来自石家庄公司宣传部的李波记忆犹新。根据石家庄市政府统一安排,市区各小区在静默期间,所有保供物资均集中送至小区门口统一消杀,再由志愿者送到居民手中。这通往老百姓家门口的“最后100米”,就成了疫情期间“物资保障链”中的“关键一环”。
  在戴上“为您服务”的红袖章后,李波每天早上六点半就下楼开展运送保供物资的志愿服务。手机“互帮互助”微信群里各家各户的求助信息不停地“刷屏”:请求取快递的、帮忙送东西的……不一而足。为了第一时间满足大家伙的需求,李波把自家的电动车也贡献了出来,一人一车,一户一送,一忙就是一整天。
  有的居民买了大件快递,不方便搬运,李波就把它架在车上,一手扶着货件儿,一手推着车走,即便是短短的路程,往往需要一步一步“挪”很久很久,在烈日下渗出的汗水,也悄悄打湿了身上的红袖章。“每天起码得来回搬运穿梭个四、五十次,直到晚上9点小区不再接收快递为止。隔着口罩,看到居民们微笑的双眼,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李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胳膊上的红袖标在阳光下格外夺目。
  来自石家庄公司纪委的王宏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第一时间请缨加入长安区北二环西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静默管理的居民开展志愿服务,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内常住人口、短期居住人口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摸排登记。王宏指着身上红马褂的志愿者图标介绍到,“它的形状,既是和平鸽,又是一只援手,在一圈爱心的包围下,就成了志愿者爱心的形状,也就是我们防疫为民的美好初衷!”
  由于小区大部分楼房为六层建筑,没有安装电梯,为了不漏一户,确保信息统计全覆盖,王宏只能一楼一楼地爬、一户一户地敲门,连续数日“爬楼”,她把防疫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精准地统计在册,也将“爱心券”、同福馒头等保供物资带给了小区居民,更把祝福和守护送到了大家“心坎儿”上。
  病毒无情,志愿有爱。穿梭在小区里的“红马褂”、“红袖标”是中铁六局建设者们对初心使命的无畏坚守,对群众所盼的真诚回应。
  (张俊豹)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