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局部地区爆发,经济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市场经营和施工生产压力居高不下等诸多困难,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股份公司工作要求,围绕“168”总体战略,锁定“六大目标”,推进“七大任务”,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确保了主要指标基本实现预期。在建党百年大庆之年彰显了新担当,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展现了新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1.战略引领发挥新优势。
2.经营开发达到新高度。
3.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4.治理体系得到新加强。
5.管理提升取得新进展。
6.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7.队伍建设呈现新成效。
8.宣传文化迈上新台阶。
9.党群工作焕发新活力。
二、2022年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2022年,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闯关之年,也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立足新起点,务必坚守创业初心、勇担发展使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1.科学研判外部形势。前进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只有风雨兼程。企业改革发展的道路也是如此,面临着许多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机遇。一是国情压力叠加,利大于弊。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变”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国家继续实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财政部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举措,满足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投资的资金需求;央行净投放7500亿基础货币,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国家积极向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和市场规模,企业发展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二是行情冷暖交替,更需主动。近年来,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能源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绿色环保施工标准日益严格等因素给我们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持续紧张,导致工程款、投资款回收难度越来越大,整个行业现金流需求进一步加大和持续紧张。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与此同时,建筑行业领域也持续释放着一些利好条件。近期,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落地实施;已批复佛山、青岛、无锡等城市轨道交通重大项目,涉及13条城轨线路建设,总投资额2229.51亿元。近三年,交通运输部还将建设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新建民用运输机场30个以上。国铁集团2022年将建成新线3300公里以上。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为此,我们既要正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要抢抓国家恢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融入时代潮流,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正确认识自身态势。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在认清外部形势的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审视自我,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态势。一是市场竞争激烈,优势日益突出。虽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已呈现出白热化态势。但我们也要看到,中铁六局历经一十八载中流击水,急流勇进,企业核心业务逐步成型,竞争优势日渐成熟,已成长为一家能够提供建筑全产业链一揽子综合服务的大型现代化建筑集团。二是发展任务繁重,基础逐步夯实。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着亏损、发展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大家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大浪搏击。中铁六局经过近几年实施战略引领,发展的根基正在不断夯实,党的建设、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等取得了良好成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稳步增长,经受住了“大战大考”的“压力测试”,企业发展后劲愈发强劲。
3.坚定不移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发展主题。坚定不移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以下两类关系。一是把握规模与品质的关系。扩大规模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大的规模体量,才能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扩大规模必须首先考虑质量效益,把追求效益和扩大规模有机统一起来。坚持稳中求进,实现有品质的规模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理顺前台与后台的关系。进一步细化集团公司、区域指挥部、子分公司和项目部的职能定位,重塑以价值创造、投入产出贡献为核心,以“两利四率”为重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机关职能部门围绕作风和能力建设,加大“机关化”和“文山会海”问题整治力度,深化为基层减负,提升服务能力。工程公司落实好差异化发展要求,减少同质化竞争,全面提升属地化经营和区域滚动经营能力。工程项目部聚焦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等目标,集中精力把项目经营好,经营出效益、经营出信誉。
基于以上分析研判,2022年集团公司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股份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坚持“168”总体战略引领,紧扣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扬起经营龙头,狠抓降本增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工程公司建设,强力提升项目管理,持续改善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坚决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一流的交通与城市建设运营现代企业集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围绕股份公司“四增两控四提高”总目标,2022年集团公司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新签合同额XXX亿元,实现营业收入XXX亿元,净利润XXX亿元,实现资产总额稳步增长,资产负债率不高于股份公司下达的预算指标;不断增强党建引领力、核心竞争力、创新创效力、风险防控力、员工凝聚力、品牌影响力、企业信誉度,推动职工幸福感显著提升,有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贯彻落实工作总体思路,实现主要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扎实做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1.保持战略定力,树牢高质量发展方向目标。我们遵循党和国家的战略大局,着眼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整体布局,提出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168”总体战略是企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树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围绕股份公司统一部署和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168”总体战略,坚持战略定力,坚定推进企业战略落地,切实做到“两个始终坚定不移”。即:始终坚定不移的践行“建设绿色智能交通,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企业使命;始终坚定不移的奋力打造一流的交通与城市建设运营现代企业集团。二是持续完善战略体系。围绕总战略总规划,持续构建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子分公司规划在内的子战略规划体系,辐射延伸形成全方位全领域战略蓝图。进一步科学谋划业务选择,持续巩固核心业务,不断深化市场营销、人才建设、工程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党的建设等工作部署,确保始终以高质量的战略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战略实施。实施战略动态管理,建立战略规划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完善机制,将战略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强化战略实施,深化战略引领。
2.坚持经营龙头,拓宽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坚持经营工作的龙头地位不动摇,把市场作为第一战场,把经营作为第一要务,协同推进经营体系和经营机制建设,确保实现量质双升。一是优化区域经营布局。坚持把区域经营作为经营工作的有力抓手,调整区域经营策略,将经营力量向重点领域聚集,向核心市场配置,精准投放各类资源,打破既有的经营资源均匀配置格局。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强化和优化城市经营中心的设置,加密重点地区网点,实现重点城市全覆盖,打好区域经营“阵地战”。优化海外营销布局,实行国别差异化市场策略。二是全面落实经营责任。全面落实各层级的经营主体责任和辅助经营责任,集团公司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区域指落实具体经营责任,工程公司落实专业经营、滚动经营和属地化经营责任,项目部落实“以现场保市场”责任。坚决落实主要负责人承担营销“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大经营责任制考核激励力度,加大领导班子和经理层业绩考核中经营开发指标所占的比重,把考核量化、砝码加重、责任压实,进一步发挥经营指标下达、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三是全面发力开创经营开发新格局。深入推进区域生产营销一体化,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区域指挥部、工程公司联动配合、合力出击。大胆创新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大力推进“投融资+”“规划设计+”“交通+”“城市+”等,持续打造交通与城市建设全产业链一体化核心竞争力。紧盯行业前沿,紧跟政策风向,聚焦新兴领域,系统谋划新的增长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实施海外双优发展,构建“大海外”经营管理格局,创新经营模式,提升营销能力。
3.深化改革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解决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关键一招。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坚持以创新思维激发工作活力,以锐意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一是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到必成。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利契机,加快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针对剩余改革任务,绘制清单,挂图作战,明确节点,协同推进,确保按期完成,结项率百分百。二是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健全完善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干部退出机制,实施年度可量化的业绩考核等,推动干部“能上能下”。通过加强员工日常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完善人员引进、调动管理,规范人员公开招聘和劳务人员转录等,解决员工“能进能出”。通过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以盈利能力和经营效果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等,实现收入“能增能减”。三是实施结构性调整和布局优化。乘着深化改革东风,借助改革雷霆之势,实施机构模式的结构性调整和区域布局的优化再造。在既有成熟地区、具备改革条件的片区推动“瘦身健体”“重塑整合”;在经济发达地区、优势区域和市场前景好的片区,探索新增实体型分支机构,提高市场占有度,集聚产业竞争力。顺应“投建营”一体化发展趋势,逐步向建设工程价值链高端挺进,着力提升投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等能力,在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上寻求突破,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实现转型升级。四是持续深化创新驱动。突出创新驱动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和贡献度,不断巩固既有优势、增强后发优势、提高比较优势。着眼行业前沿,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各类施工要素的深度融合,在高新化、智能化、工业化、生态化等方面提早布局、占领先机。持续开展工艺、工法创新和新材料新装备研发应用,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推动以“技术中心”“创新工作室”等为载体的人才团队建设,持续激发创新创造动能。
4.加强工程公司建设和项目管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全面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项目”的管理理念,积极构建大商务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工程公司建设,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一是发挥工程公司市场经营优势。统筹谋划好工程公司的地域布局、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发挥属地经营和滚动经营优势,深耕成熟市场和领域,进一步释放经营活力。高度重视专业子分公司在产业链的作用,理顺管理、经营和考核关系,做强专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顺应形势,科学施策,推动资源资质沿着市场化、专业化方向汇聚,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持续推进区域生产经营一体化和系统管理相融合,落实区域指挥长经营承揽和施工监管的双重职能,实现区域经营和生产管理协调发展。二是激发工程公司自身活力。以工程公司为主体深入开展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实现放权授权、监管控制、指导服务、考核激励“四个到位”,健全完善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体制机制,让业绩导向、精益管理、精益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推行大商务管理关键在集团公司,落脚点在工程公司和项目部,要围绕大商务管理,组织专门系统研究,以管用有效的原则配套出台实施方案,切实将大商务管理作为市场竞争和效益提升的利器加以推进。持续加强工程公司建设,不断夯实发展之基,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积极支持发展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工程公司,集中资源打造“跨越型”示范企业和“20强”工程公司,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提高项目创效能力。没有效益的项目不是好项目,不创造效益的项目经理不是好项目经理。各单位要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坚持向产业链协同要效益、向投标经营要效益、向过程管控要效益、向模式创新要效益、向资金管理要效益,综合施策提高盈利能力。扎实推行工程项目资金自平衡管理,强化项目全周期资金筹划意识,主动及时回收资金,常专结合清收清欠,严肃资金缺口责任,保障现场施工生产,促进正向净现金流常态化。大力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坚持专业化培养,采取契约化管理,实施市场化薪酬,打造项目经理职业化发展与职务晋升双通道。
5.抓好风险防控,构筑高质量发展防线堤坝。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本质安全环境。一是严控生产管理风险。健全分级管控机制,压实集团公司、管理稽查队、工程公司、项目部各级责任,严防死守施工进度、成本效益、工程质量、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风险。坚决抓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遏制各类安全质量事故事件发生。二是严控资金和债务风险。扎实开展“双清”专项行动,落实“两金”压降、资产负债率管控、亏损项目治理等措施,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努力改善全局资金状况,杜绝资金系统性风险。加强债务集中管理,落实民企清欠要求,妥善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有效防控债务风险。三是严控依法合规风险。树立法商融合意识,构筑商业管理全流程风险防控屏障。加强规章制度、项目投融资、合同签订等合法合规性审查,从源头控制风险,切实做好纠纷案件“压存控增”工作。高度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全面加强合同履约能力,着力提升企业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四是严控疫情风险。统筹兼顾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及时关注疫情实时资讯,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应急预案和防控措施,全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五是严控稳定风险。今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各单位、特别是在京单位维稳工作容不得任何闪失。要切实保证各类风险有序可控,各类问题提前防范,确保不发生大规模上访、恶意闹访等事件。
6.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实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坚持把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统一起来,作为首要原则,不断完善干部人才队伍选拔培养机制,建强干部队伍、激发人才活力。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突出政治素质要求,强化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优化调整公开竞聘选拔制度。开展领导人员综合管理能力学习提升活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水平。认真落实“十四五”人才规划目标任务,畅通选拔通道,统筹梯队建设,推进年轻干部“上挂下派”,稳步推进新老交替,为六局基业长青培养选拔可靠接班人。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六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80、90”工程,不断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继续加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推行子分公司与“双一流”院校沟通联系“包保”制度。压实两级业务部门培养业务人才主体责任,发挥六局网络教育平台优势,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开辟专家人才职业上升路径,健全职业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做到精准培养、精准激励、精准使用。三是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没有好作风,就不会有好作为。面对企业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需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始终牢记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福祉的初心使命,以过硬的作风,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切实做到大兴四种新风,抵制四种作派。要大兴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之风。树立担当尽责的责任感,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主动担当,积极配合;坚决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思想,坚决抵制推诿扯皮、拖沓懈怠的作派。要大兴干事创业、拼搏进取之风。树立踔厉奋发的紧迫感,鼓足攻坚克难的勇气,增强坚韧不拔的锐气,做到困难面前不退缩,挑战面前不怯阵;坚决克服消极涣散、畏难逃避的思想,坚决抵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作派。要大兴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之风。树立真抓实干的使命感,把抓落实作为一项基本功,注重实效、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坚决克服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思想,坚决抵制弄虚作假、表面文章的作派。要大兴心系职工、真诚服务之风。树立以企为家的归属感,坚持企业发展第一、职工利益至上,用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企业的赤诚;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唯我独尊的思想,坚决抵制评头论足、趾高气扬的作派。
7.加强董事会建设,优化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持续加强董事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重要作用,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定战略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做到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兼顾、党建引领与改革发展兼顾。充分发挥战略引导作用,以战略引导规范法人治理和建立现代制度,引导加强机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引导健全体制和提质增效。二是作决策方面。坚持民主决策,严格实行集体审议、独立表决、个人负责的决策制度,充分听取党委、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意见和建议。规范决策程序,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进行决策审批。充分利用各专门委员会在相关领域的专业优势,提高董事会工作质量和效果。三是防风险方面。在法律风险、投融资风险、决策风险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决策论断。积极支持外部董事监事履行职权,完善企业重大经营事项通报机制和沟通反馈机制。加强对局派出到参股子公司的股东代表、董事、监事的工作指导,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提升监管合力,为企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8.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政治优势。准确把握新时代企业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引领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深入学习“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充分发挥党委在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持续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体现到谋划企业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做到久久为功。准确把握保密工作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把保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政治任务,从严抓牢抓实。创新拓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三基建设”不放松,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基层党建质量全面提升。
持续抓好党支部晋位升级管理,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优化项目书记和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拓展项目党建成效。深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构建“压实责任、量化考核、反馈整改”的工作闭环。推动党建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更加有效联动,考核结果与领导人员薪酬、奖惩更加有效挂钩,激发强党建促发展的内在动力。围绕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大力开展党建主题活动,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积极稳妥做好境外项目党建工作,确保境外党建有人抓、抓得好,防止境外党建虚化、弱化、边缘化。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注重经验总结和提炼推广,着力打造具有中铁六局特色的党建品牌。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企业改革发展总体布局,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压实“两个责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开展、向基层延伸。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坚决查处招标采购、劳务队伍选用、资金结算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强化执纪问责,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物资采购、劳务选用、经营工作等管理办法,补齐制度短板,扎实不能腐的笼子。落实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日常廉洁谈话提醒制度,加强教育提醒,增强不想腐的行动自觉。加强日常法治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加大监督资源整合运用,加强再监督工作,协调纪检、巡察、审计、财务、法律、干部人事以及各业务系统监督资源,全面构建系统完备、衔接贯通、同向发力的“大监督”格局。坚守党委政治巡察定位,统筹推进做好“后半篇文章”与开展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巡察“回头看”的同步深化。凝心聚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学习宣讲,交流研讨,凝聚广泛共识,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定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守住管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始终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一报一网一微”媒体平台的阵地作用,持续深化“片区包保”宣传机制,巩固推进企媒融合,共同讲好六局故事。大力推进“七大专业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展馆、宣传片、宣传画册等展示载体,弘扬和践行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和中铁六局企业文化理念,厚植文化根基,不断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以人为本加强群团工作。始终坚持党的依靠方针,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共建共享和谐幸福家园。不断深化“四个服务”,持续推进“六项工程”,扎实高效的开展劳动竞赛、创新创效、技能比武、青年联谊等内容丰富、实效突出的活动,引领职工群众建功立业,全面激发工作活力。深化职工关爱工程,加强“幸福之家”建设和员工健康关爱,精准帮扶困难职工,用情开展慰问走访,着力解决职工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凝聚人心,汇集力量。认真做好信访、统战、离退休、综合治理等工作,共同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