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那山·那人·那狗
荔香湖畔
初雪
汩汩清泉
我在他乡挺好的
人之初 性本善
写给我的少年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百味
我在他乡挺好的
张欣
最近一部《我在他乡挺好的》热播剧引起了我的注意,剧中讲述了几个北漂女孩在大城市里打拼的故事,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挤地铁、追公交、生病、加班,这些场景其实每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
我们结婚吧
“妈,放心吧,我挺好的!”放下电话,姐姐预约了下周三的手术,她的病是恶性。
我的姐姐,生病了不敢和年迈的母亲说,我和她守在肿瘤医院的甬道上,等待医生的召唤,我们一遍遍地祈祷,不要手术,结果幻想破灭,必须进行手术摘除,我们“骗”了老人,等到住院了才告诉她实情。手术那天,我和她朋友焦灼地等候在手术室外,手术进行了整整一天,当她推出手术室时,已不能言语,擦干眼角的泪滴,我们心疼不已。
手术后她收到一条信息:“我们结婚吧,不能让你的人生有遗憾,我也不能!”
她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妈,你看,我在他乡挺好的。”姐姐努力扯出一丝微笑。
别走,干了这碗酒
“老妹,哥这有高山黑猪肉,特别好吃,一会和彝族群众一起跳舞,拍照就发给你。”男孩在电话里和我“炫耀”道。一米八的东北汉子,难掩此刻的兴奋和激动,所有奋斗的激情化为浓浓的柔情,在大凉山深处熊熊燃烧的篝火中升腾。
大凉山深处,建设者因为一条路结识了这里的彝族人。虽然只相处了几个月,但是却不妨碍他们感情迅速“升温”。建设过程中,他们“松山饮涧”,努力为彝族群众打通“小康路”。彝族的孩子们放学后就坐在路边围观,当地群众为建设者送来甘甜的泉水、爽脆的果子和珍贵的松茸,建设者们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用心去建设,去爱去铺路,两颗同样真挚的心相遇,他们成了最好的兄弟。
“别走,干了这碗酒!”建设者们临别的行期一拖再拖,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把他们留了又留。火把节上,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建设者被高山酒酡红了脸庞,建了二十多年路的老领工员,坦言唯有这大凉山之行让他终生难忘。
我在他乡挺好的。建设者走南闯北,家是何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从容,更是一条路、一段情和缠绕一生的回忆。
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因为梦想在远方。
工程人实现梦想的地方远离喧嚣闹市,可能在大山深处,也可能在戈壁荒漠,他们的梦想被铁路、公路或是桥梁连接着,将他们聚在一起,像一团火,散落开来,像满天繁星。他们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大好山河,用测量仪器去瞄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让梦想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如何在“他乡”过得好,需要脚踏实地去尝试、去克服、去努力。有的人尊贵显赫,也有的人小富即安,多元化的社会更能理解、包容和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而我们需要的就是遵循内心的选择,并为选择付出努力,也许并不能达成期望,但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感动的故事贵在真实,因为每个用心生活的人,都是伟大的艺术家。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