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那山·那人·那狗
荔香湖畔
初雪
汩汩清泉
我在他乡挺好的
人之初 性本善
写给我的少年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山·那人·那狗
胡敏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写给故乡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安静、祥和,是我能想到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大山被绿绿的森林覆盖,在万千古木中,以油松居多,棕色的树干,绿色的树冠,刺儿一样的松针,一年四季,刚劲挺拔,一身翠绿。绵延的群山,变魔法似的,用自己宽大的胸怀,给了乡人各类吃食。大山深处,在那些腐烂的大树底下,长满了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木耳和野生蘑菇。糖梨、酸枣、沙棘,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子,或甜或酸,刺激着人的味蕾。山里的药材很多,黄芪苍术防风连翘,只要你肯下工夫,就一定大有收获。长满荆棘和灌木丛的林间,经常会有野猪、野鸡出没。如果夜行,还有傻乎乎的野兔在车灯的光束中拼命逃跑,运气好的话,顺手捡一只被车撞死的野兔也是寻常。
山下,一条玉带般的小河缓缓流过,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夏天,小伙伴们相约去河里摸鱼,渔网、水桶、蚯蚓、钓竿,能用到的工具通通带上。虽然最后总是以寸把长的小鱼、几只螃蟹或一兜蝌蚪结束,但并不影响他们欢愉的心情。尤其是光着脚丫、挽起裤腿,踩在没过膝盖的水里,被太阳晒得发热的河水,不徐不疾地哗哗流过,抚摸着每一寸肌肤,像母亲的手,温暖而坚定。河边的青石板,则是妇女们洗衣服的好工具,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哗哗的流水声,伴着欢声笑语,欢快地流向远方……
高楼林立、热闹喧嚣的城市里住久了,就会思念乡人之间特有的淳朴与简单。家乡的早晨,空气里泛着微微芳香,每天一出门,随处可见熟悉的身影和脸庞,从下车到回家,不足5分钟的路程,一路走,一路打招呼。在这里,每个游子都像极了闪闪发光的明星,迎接他们的是一张张微笑着的脸。“孩子,回来了”,简单的几个字,足以让在外漂泊的心瞬间融化。
离家的这些年,每每回家,街坊邻居都会来家里小坐。而我,只需静静地坐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谈天说地,唠唠家常,回答大爷大妈的问题,一个慵懒的午后,就这样悄悄过去了。后院的大妈送来了一把自己种的韭菜,叮嘱老妈一定要给孩子包顿新鲜的韭菜盒子。老妈的好朋友,也忙不迭地送来了刚出锅的油糕,金黄灿灿、软糯香甜,一定要趁热吃才好。
菜市场,是一定要陪着老妈去逛一逛,为久未回家的孩子做顿饭,是老妈爱我们的方式。中餐、西餐,粤菜、湘菜……妈妈菜,永远是最好吃的一个菜系,它有着所有菜系、菜品都没有的佐料——对孩子的爱。此时,不善言辞的老爸,也在厨房忙碌,不时地擦擦汗,擦汗间透过厨房的玻璃,望望坐在客厅沙发的我们,满是皱纹的脸上,竟也笑出了花。长大离家后,我越发地善于察言观色,总能在二老微笑的表情中探寻到无奈、失落、期待这样复杂感情的蛛丝马迹。他们渴望儿女长久陪伴,又希望他们能实现梦想。
城市有我的家,家乡却有我的根。不管我去到哪里,走了多久,只要想起,便觉心安。
“大黄”在我离家的第四个年头没了,有的说是被打狗的打死了,有的说是吃到死耗子中毒死了……不管怎么死的,我再也没有见过它,哪怕是尸体,这一点,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大黄”是我在家时养的一只土狗,毛发发黄,故取名大黄。每次离家,它都会紧紧跟着,看着我上车,只要车子不发动,它绝对不离开,车子一旦启动,它便撒开四脚狂追一气,直到车影消失。回家的日子,也是大黄最开心的日子。它会随着我的父母,一趟趟地去车站,我刚下车,大黄就摇头晃脑地扑过来,脑袋还不停地蹭来蹭去,每根毛发都在表达着它无法言说的喜悦与开心。
它就像我的保镖一样,即便我只是出门跟同学吃个饭,它也得一路护送。吃得再晚也不用担心,只要进门,大黄嗖的就窜出来,又是一路护送,看着我进屋,它就又肆无忌惮地出去疯了。有时一天都见不着身影,我总是笑它,小小年纪就常常夜不归宿。
又是一次归家的日子,下车只见到接站的父亲,我四下张望却少了大黄的身影,那一抹黄竟然没有出现。看我着急的样子,父亲说“大黄没了,不知道是丢了还是死了,”心里咯噔一下,眼泪就出来了。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大黄的迎来送往,欢喜雀跃,它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总在想,它也许是住到了谁家,过几天就回来了。可是,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大黄……
总有一种情难以割舍,总有一种愁无计消除。就像《望故乡》里唱道:故乡的景色,故乡的爹娘,我爱你们一如往常。多少次,梦回故乡,站在低矮破旧的小院里,极目眺望远方……如今,站在车水马龙的城市,我总想回望,望望我的故乡,看看我的乡人!
愿故乡如旧!望故人安好!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