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咖啡之思
辛知雪
  朋友抱怨工作的地方位置比较偏,想点一个星巴克也要等好久,我打趣地回到:“你冲一杯雀巢不就解决了吗?”他摇摇头“生活需要仪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我这个对咖啡没有研究的人记起了一次喝咖啡的经历。
  前年大暑刚过,我和朋友几人去了一趟欧阳修的故居,从里面走出来时,刚好和急着回家的暴雨撞了个满怀,无奈,我们只能给暴雨让路。为了避雨,我们几人走进了街边的一家咖啡店。咖啡店的门虚掩着,柜台上端坐着一位穿旗袍的女子,但中式的衣着似乎和舶来的咖啡并不显得违和。也许因为不是周末,店中并无顾客,我们的到来平添了几分生气,正当几个人在商议着喝什么咖啡时,老板走了过来“要不来一壶吧。”我率先同意了,其他人也就应和着。
  老板并不着急,闲适地从玻璃瓶中取出咖啡豆,然后拿了一个酒精灯和一个曲型的蒸馏器,放到我们桌子上,接着从抽屉里掏出一盒火柴,轻轻在盒子上划过,火光便把酒精灯点燃了。我好奇地问老板:“为什么不用打火机”,老板笑了笑“咖啡豆喜欢烟火的味道,它也需要仪式感。”我们不解,只能静静地看着咖啡豆在水中冒泡,慢慢沸腾,我们都好奇地盯着这个具有民国特色的蒸馏器,约半小时后,咖啡的香味渐渐冲破了瓶颈的束缚,氤氲在我们周遭,这种香味与速溶咖啡的香味截然不同,我们笑了笑,因为我们感到惊奇,老板也笑了笑,因为她为我们感到惊奇而惊奇。
  这是一壶原始的咖啡,没有工业文明的装饰,也没有普罗旺斯的香草熏人,只是让咖啡豆从树上落入大地,在水中沸腾,将蕴藏在体内的原始气息冲到浅浅的杯中,我没有加入牛奶与方糖,只是微微地抿了一口。很多时候,黑色的咖啡如安塞腰鼓,能让人心跳而不显萎靡,清澈的香茗如释迦牟尼,能使人心静而不受纷扰。但半壶饮尽,似乎头脑越发亢奋,心绪就越发宁静,内心与思维的二律背反,此时此刻,全都融化在帘外的夏雨中,雨天与咖啡的搭配,造就了咖啡的绝色。我端着从大海彼岸传来的饮品,听着从九天云层落下的雨水,在这既非少年,又非中年的尴尬境地,不自觉地忆起蒋捷的三段寄语。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不似我的安逸,生在宋、元易代之际的他,中了进士几年后宋朝就灭亡了,一生都处在颠沛流离战乱中,国家罹难之际,连听雨也不得浮生偷闲,我只能暗自忖度,自己是何其幸运,能生逢这个盛世,亲历这个国家,即使暴雨来了,也有无数人负重前行,手中的咖啡一点都不曾因轰鸣的雷声而洒落。
  随着老板过来给我们重新点灯,我的思绪又从雨中回到了手上的咖啡,咖啡是黑色的,黑色似乎一开始很不受人类喜爱,也许因为它和夜晚是同一种妆容,但黑色咖啡并不因其色泽而湮没了自身的价值,清而见底的白酒与浊难照影的咖啡,都在各自的领域留于史册之内,谁能说黑色的咖啡豆就只是深山谷底的弃儿呢?当它经过时间的洗礼,也能脱胎换骨,成为人间宴席的宠儿。
  物如是,人如是,家国亦如是,百年前的中国,长发盘颈的中国人总是因黄色的皮肤被西方白人鄙夷,似乎这种略带泥土气息的肤色就是孱弱的象征,一百年后的中国,同样是黄色的皮肤,却迸发出让世界为之震惊的肌体力量,没有古希腊女神的眷顾,黄种人依然可以在奥运会的舞台上释放出女娲赐予的大地之力。
  因为,不同肤色,是为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展示,而不是高低之分的界限。就像咖啡与白酒、清茶的相互包容与接纳,它们一起成就了人间烟火的纷繁美味,毕竟“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雨停了,咖啡也饮尽了,咖啡的香味却不曾散去,我们走出室外,天上挂起了一道彩虹,彩虹的斜辉映照到老板的中式旗袍上,我想,另一头应该连接着太平洋的彼岸,那里或许也有一群穿着西装用瓷器喝茶的西方人。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