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秋之感悟
董凌
  比起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热烈和冬天的凛冽,我独爱秋天的清朗,它像一阵微风,安静地、缓慢地进来,又安静地,缓慢地离开。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寒冷被温暖的春风一点点稀释,伴随着大地从白色变成绿色,人们的姿态也从“蜷缩”变得舒展,仿佛张开双臂的姿势,才是拥抱这个生机盎然世界最好的姿势。夏天是热情洋溢的季节,清晨蝉鸣,正午哈欠加傍晚凉风,铁勺配西瓜、短裤配凉鞋、冷饮配大笑等等,共同构造了一幅汗流浃背、燥热激情的“夏日青春逐梦图”。冬天是万物寂静的季节,就像绚丽多彩的电视机突然黑屏,整个世界只能听到下雪的沙沙声,所有生物半眯起眼睛只敢用一半的视野感受这寒冷。
  而秋天,舒适得让人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它,像是一种情绪,只能去感受它,却无法去描述它。
  作为从小在南方生长的我,在来北方之前对秋天这个季节没有太多概念,只在雍陶的诗句中了解到“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早秋的静默,也在范仲淹的笔下感受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深秋的苍凉。相比北方的秋天,家乡秋天的来临和溜走总是静悄悄,几乎感觉不到它。夏天到冬天的衔接是持续近两个月的秋老虎和一阵阵寒气逼人的秋雨,人们并不能真实感受到秋天来到与否,只是从时间的推移和其他信息中得知。
  今年是我来北方的第三年,也是与北方秋天相伴的第三年。
  这里的天是浅海般淡蓝色,云是“抽象”的,树叶是深绿色、浅黄色、深黄色。日出,照射出的第一缕阳光比其他季节要明亮、温暖,没有夏季那么尖锐,又比冬季柔和;日落,余晖仿佛一层金色被褥将万物挟裹,阳光照射到大地上,反射出刺眼并不灼热的光,透过这光仿佛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真实感受到秋意不是从叶黄、叶落开始,而是早晚的一丝凉意,早晨吹来地一阵阵疾风以及逐渐变“远”的天空。
  北方秋天的早晚温差在四季中尤为明显。夏天的早晚,是人们在强烈紫外线和持续高温下的每一天中唯一得到“喘息”的机会,清晨凉风唤醒梦中人,夏夜晚风吹散一身疲惫。冬季的早晚是没有感情的寒冷工具,不论是天晴还是下雪,人们唯一能感受到地只有一个字,冷!而作为气候渐暖的春天,早晚就像朱自清在《春》中描写地那样,“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切都在静悄悄地变化,气温静悄悄变暖、空气静悄悄湿润、大地静悄悄变绿;一切变化都像羞涩的小姑娘,春风吹起小姑娘的秀发,露出小姑娘泛着红晕的脸庞。
  这时,秋天就显得“粗线条”很多。清晨和零点的温度属一天中最低,上下班的人们缩起脖颈、双手插兜或是藏进袖子,以各种姿态将自己紧紧裹在外衣里。中午的温度是一天的温暖巅峰,脱去外套,享受舒展又不至于让人感觉灼热的阳光在身体上烘烤。时不时吹来的一阵风,就这样与秋天的阳光和温度完美构造出了季节的“乌托邦”。
  急剧下降的气温往往伴随着波浪似的大风,秋天的风不是冬日里那般刺骨、也没有春日里那种细腻,更像是一种信号、一个指令,通过这风告诉人们,它来了,秋天来了。
  天晴时,吹来的是微风。树叶、落叶,衣领、衣袖,在阳光的映照下“浮动”,仿佛母亲抚过孩子的脸颊,那种带着无尽温柔,永恒爱意的轻抚;但这样的爱抚中,秋风的到来伴随着叶落、叶黄,带着萧瑟和坠落。阴天时,风往往是带着“攻击性”又极具“破坏性”,地上的尘土都被卷成小土城,漂浮在人们腰腹或是小腿的位置,树叶在强风下分为两派,“坚定派”和“随性派”——坚定的树叶在风的“要挟”下依旧牢牢地挂在枝头,任凭风吹打它的叶尖,任凭风吹乱它的整个身体,往往不到最后,决不落下;随性的树叶则是耳根子软的那类,听到风轻声呼唤着:“快下来吧,快下来吧。”它就迎着风向顺势就落到了地上。等到落叶满地,人们便知晓,秋天真的来了。
  除了低头看黄叶遍地,抬头看天,也能深刻感受到秋意。
  秋天天空的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如果仔细观察,依旧能发现它与其他三季微妙地不同。初秋的天空乍一看跟夏日的天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去看你会发现,天空的宽广度比夏天都大了很多,云层依旧密集,却缺少那种伸手就能触碰到的“真实感”。人们需要垫垫脚、伸伸手才能抓到,这可能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秋高气爽吧”。
  到了深秋,天空就像完成了变脸表演,完全换了模样。天空从湛蓝变成了深蓝,像是炎热到凉爽的过度,也像是寒冷预警。云层顺着天空的升起,变得更远,是那种“只能远观不可亵玩”的距离感和仰视感。但是,云朵也没有在秋天就“投降”,没有狂风的日子里,它们依旧凑成一团又一团,相比夏天的稀散,它比冬天又浓密了许多。等到云层越来越淡,离人们越来越远,深秋的脚步声也越来越浅了,秋天也就在这安静又缓慢的脚步里,渐渐离开了。
  小时候一想到秋天,脑子里闪现全部都是大地金黄、丰收季节的画面。现在的秋天,更像是回望、感受的季节。
  早晚的秋风,是警醒,万事开头难,凡事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当然,有了好的开头也需要好的结尾,凡事都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变化的秋风,是提示,生活中的困苦挫折,就像捉摸不定秋风,时大时小,在风中摇曳的我们,要像“坚定派”的树叶那般,直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弃。深邃的天空,是向导,对待心中所想,要有天空一般的纯净;对待心中所困,要有天空一般的开阔;对待心中所爱,要有天空一般的包容。
  此刻,正在安静地、缓慢地进入……安静地、缓慢地进入秋天吧。安静地、缓慢地感受秋天吧。安静地、缓慢地拥抱秋天,拥抱生活吧!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