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一场“速度”与“精度”的较量
六颗心”打造“样板工程”
图片新闻
消除安全隐患是“重中之重”
铸就“匠心楼” 通过“预验收”
“抢”出来的金义东隧道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除安全隐患是“重中之重”
郭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可以说,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守护施工安全,就是守护人民安全,进而为实现国家安全增加一个个“平安砝码”。为了构建“大安全格局”,一定要消除建设过程中的“小隐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唯有把消除安全隐患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才能守住安全生产这条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集团公司正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为的就是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无论是接近尾声的暑期汛期施工,还是即将迎来的秋季施工黄金期,我们都要做到消除安全隐患常抓不懈,保证企业“安全之树”常青。
消除“思维隐患”,时刻紧绷“安全之弦”。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头连着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企业公司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放过施工生产中的任何一个“小洞小孔”,否则就会变“隐患”为“明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施工损失。从石景山隧道“7·15”事故,到郑州地铁“7·20”事故,再到珠机城际“7·25”事故……建筑领域发生的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往往都是由于思想上滑了坡,“安全弦”松了劲,导致施工上出了错。
因此,消除安全隐患的前提就是要消除“思维隐患”。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养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思维,将安全生产责任和目标任务细化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做到在思想上警钟长鸣,在行动上高度自觉,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安全隐患的特性就是“常积于忽微”,因此项目部层面要在日常施工中时刻绷紧“安全弦”,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实战演练、班前讲话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现场安全工作,通过宣讲灌输、情感启迪、心理疏导、案例剖析、活动熏陶、榜样示范、环境营造等,让每名员工时刻做到“人在场,心在岗,安全在手上”,确保严防死守,堵塞一切思想上的安全漏洞。
消除“管理隐患”,努力凝聚“管监合力”。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在安全生产专题紧急视频会议中强调:“通过‘管’‘监’责任落实,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提升安全素质、人人承担安全责任的格局,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升。”当前,打造建设施工的安全生态,绝不是各部门“自扫门前雪”,而应发挥监管合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可以说安全生产没有“淡季”,安全监管永无“假期”。身处施工一线的项目管理者,要坚决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践行“三管三必须”的责任担当,系统掌握国家及行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项目实际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安全机制、制度及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监管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督促落实“组团式”的全方位监管,切实消除“监管盲区”。同时,现场管理施工人员要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把管业务与管安全有机衔接,对隧道、营业线、运架梁等施工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隐患排查、风险防控、日常检查、员工培训等环节打好“组合拳”,努力推动安全工作由“检查达标”向“日常达标”转变,促进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升。
消除“施工隐患”,切实消除“安全死角”。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愈加激烈,集团公司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涉足的建设领域更加广泛。因此企业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以“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态度,以直面问题、敢于揭短的勇气,以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作风,全力开展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让广大干部员工真正“动”起来,走进项目,走上一线,朝着安全问题逼近,直面矛盾入手,在进行大排查中发现、了解、掌握问题,以排查促整治,通过解决安全问题,深化工作思考,进而实现安全工作质效的大提升。消除“安全死角”,需要从源头把控,在初步设计招标阶段,就要利用施工蓝图定稿之前的宝贵空档,做好地铁车站的深基坑、隧道爆法施工、跨越深谷桥梁施工等设计方案的再优化、再深化,确保设计方案及技术标准符合安全规定,有效规避安全风险,把安全施工“提前一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预评估、预控预防、预警信息发布、现场过程监控等方式,实现对重大风险工序的动态跟踪,确保将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有机融入到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固化安全作业程序,达到安全闭环管理,切实消除“安全死角”。
对集团公司而言,安全生产没有“休止符”,唯有始终把消除安全隐患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思想建设、项目管理、规范施工等方面常抓不懈,统筹安全和进度,严守红线和底线,才能打造更多安全可靠的匠心工程、品牌工程,推动集团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