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廊沧地区项目部正在进行普铁侧钢桁梁加劲弦拼装施工 在廊坊火车站旁边的工地上,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片大干不息的秋忙景象。在一座庞大厚重的钢铁大桥上,作业人员昼夜劳作,井然有序地进行拼装施工……这座桥,就是北京公司廊沧地区项目部承建的上跨京沪高铁、京沪铁路立交桥。
从廊坊市上空向下俯瞰,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铁从市中心驶过,把市区一分为二。地处市中心区域的光明道也因此被分割为光明西道和光明东道两部分。廊沧地区项目部承建上跨京沪高铁、京沪铁路立交桥,就是为了连通起光明道的东西两段,进而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打造以京沪高铁站为核心的商贸圈,进一步提升廊坊市整体形象。
面临紧张的工期,如何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前提下,精准无误地完成高空钢桥拼装,就成了北京公司建设者们必须要解决的一道“大课题”。于是,一场“速度”与“精度”的较量,在初秋的廊坊大地精彩上演。
与时间赛跑 打赢“抢工攻坚战”
作为国内首座上跨运营高速铁路的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该工程上跨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在内的11条既有线,紧邻廊坊站、廊坊北站两个铁路站场。巨大的工作量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时间无形的压力压在了廊沧地区项目部建设者肩上。
建设前期,项目部克服了铁路征地拆迁、京沪高铁路基病害整治、国内疫情等诸多因素,于2021年5月开始进行钢桁梁的拼装工作。由于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多风、多雨,且持续周期较长,对现场高大龙门吊的使用、钢桁梁的吊装和焊接等工作影响较大,制约着钢桁梁拼装进度。同时,自6月份开始,钢梁制造厂家受秦皇岛地区环保政策限产规定的影响,暂缓了成品杆件的喷涂进度,对现场每日拼装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甲方要求转体的关门工期已经敲定在国庆节前,时间迫在眉睫,咱们要全力以赴,确保完成任务!”项目经理赵玉宝坚定地说到。为了打赢“抢工攻坚战”,项目部迅速开启了“见缝插针”式的施工模式,精心谋划施组,确保精兵强将用在“刀刃上”。为了解决工人在距地面59米的桥梁拼装最高点上,无法在有风有雨的天气里作业的难题,项目部及时应对天气变化,下雨时做好吊装前的地面准备工作,为晴天抢抓工期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联合喷涂厂家多次进行试验研究,最终敲定切实可行的喷涂方案,涂装周期大幅缩短。为了降低因地方环保造成限产、停工等对拼装进度的影响,项目部另寻涂装厂房提高产能,应对环保压力,保障施工不断线、不停工。就这样一路按下施工“加速键”,施工现场空间、时间占满,配足劳力,24小时不间断抢抓工期。目前,高铁、普铁侧钢桁梁均进入了加劲弦拼装的关键时期。
与毫米较量 打赢“拼装精度战”
“虽然工期压力大,但是我们对精度的要求也绝不能放松!”项目总工程师王宇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栏杆。由于高铁侧和普铁侧的两座桥梁,采用上加劲连续钢桁梁的结构,形式复杂,并且杆件吨位重、连接孔群多、吊装定位难,同时借助大型龙门吊邻近京沪高铁、京沪铁路进行钢桁梁拼装,均对钢桁梁的拼装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两座钢桥拼装误差必须控制在20毫米以内,两桥在施工中的历经横移、落梁、转体、纵移、最后合龙,误差必须控制在10毫米以内。然而现实情况是,两桥转体仅预留了30厘米的间隙……“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要毫米必争,打好一场精度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把BIM技术有机融入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实现“一张图”管理。“通过BIM+GIS实景技术建立的三维坐标体系模型,可自动识取杆件任意点坐标和高程数据辅助测量控制,保证钢桁桥拼装精度及拼装效率。”BIM中心宋帅通介绍到。通过BIM三维建模,进行精细模拟,为高质量施工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保障。
针对梁型特点和施工工艺,项目部派专人驻扎梁厂,从源头严控钢桁梁成品的加工制造精度和出厂质量;针对现场杆件的放样、复核等测量工作,项目部采取劳务队伍、项目部、监测单位三级控制,建立拼装反馈机制,及时对线型进行调整,为安装精度上了一把“保险锁”。为了实现精准拼装,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高强螺栓初拧和终拧,以及焊缝探伤、拼接板摩擦系数等关键部位进行多次检测。同时,积极借助第三方力量,对梁体的应力变化、支架体系的沉降变化进行全方位监测,控制成桥线形,确保打赢一场“拼装精度战”。
与风险为伴 打赢“安全保卫战”
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一直相伴。从施工工艺来看,工程综合采用了横纵移、双转体、铁路站场上方合龙等多种工艺。建设过程中,桥体还历经横移、落梁、转体、纵移、合龙等多次体系转换。安全总监王枫凯形象地比喻说,“就像是体操队员在高空走平衡木,安全风险大不说,还需要完成好几个高难度的动作!”
面对如此巨大的安全压力,项目部根据安全生产“2468”管理要点,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管”“监”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集团公司安质系统‘以监促管’的试点,我们安质工作有了新变化。”王枫凯解释道,“以前是管在前,监在后,现在是同时进行监督检查,两步齐走,形成管监合力,提高安全管控的效率。”
与此同时,在落实安全标准化工作上,项目部从施工源头狠抓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安全风险辨识、提高隐患排查质量,所有管理人员扎根生产一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科学规范处理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夯实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确保了现场安全管理有序可控。
在这场速度与精度的较量、实力与技能的竞技中,廊沧地区项目部集中力量抢抓秋季施工建设的黄金时机,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上跨京沪高铁、京沪铁路立交桥转体成功。
(侯赛赛 王宇/文 张春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