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豆腐,客家人的乡愁
海霞一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阳光下的红船
门前的火车
待到秋风起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散文
豆腐,客家人的乡愁
铁朦胧
客家人是如何遇到豆腐的?
对于我这个外来客来说,是无法解释的。但是高铁工地的工友们却对这里的豆腐情有独钟,甚至于说有些偏爱。豆腐,是客家人餐桌上一道最好的美味,也是在外游子心中的乡愁,难怪当地的客家人说,“有钱冇钱,豆腐过年”。
作为一个在客家古邑龙川修建高铁的建设者,我对客家文化十分推崇,自然不会错过制作客家豆腐,一探其中奥妙的机会。于是,我随当地摄影家协会的大师们一起走进了佗城镇胜利村,亲自探究客家人的豆腐情缘。
寻觅,漂泊,是这群永远在路上风餐露宿,无家可归,灵魂永远在远方人的宿命。这场漂泊,竟然持续了千年,千年的光阴成就了一个新的群体,唱响了一个无奈、沧桑却又十分响亮的名字“客家人”。
身为一个客家人,很小的时候,体内就流淌着不一样的血脉。正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眷恋故土,热爱家园,即使迫不得已漂泊异国他乡,一去千年,依然不忘自己是流落他乡的“客”,以恒久的方式凝聚自己的族群,用文化这根魂脉,紧紧地凝聚这份坚守,蕴藏着对先人的敬重、感恩和深情。
客家人在远行的路途上,在陌生瑟瑟的秋风中,独自一人前行之时,除了喝上一口烈性仗义的酒以外,来上一碗垂涎欲滴的客家酿豆腐,香甜可口,满足于心,既是犒赏自己的一道美食,又是呼应传统文化、增加浓浓乡情的一种寄托,心中无法言明,难以割舍的情愫。
大将军赵佗奉秦始皇之命平定南蛮,后来他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据说,来自北方的赵佗和他的部下们,都十分想念家乡的饺子,然而当地并不产小麦,没有做饺子所需的面粉,只好用豆腐代替面皮来包肉馅。将豆腐切成长方形或对角形,然后在每块豆腐中挖个小洞,再把调制好的肉馅嵌入洞中,精心烹制。就这样,经过千年的传承,成为了客家人引以为傲的名菜——客家酿豆腐。
酿豆腐与包饺子在文化传承上相互相通,不仅寄托着客家人的精神思念,更表现出其非凡的生活智慧。当然,要做好一道地道的客家酿豆腐,还是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
首先选好适量的黄豆,放在装满清水的桶里浸泡一个晚上,待黄豆完全被水浸透、膨胀,才可以拿去打浆,然后开煮。看着冒着热气的大锅,燃烧的柴火里透出黄色的火焰,这一切好像没有多余的情节和程序。但在那口大锅里,我隐约地感觉到一种天然的韵律,似乎能感受到客家人在坚硬性格之下悲喜的情感,体味到人们在享受到豆腐美味时,带给自己最深的思恋。
“点豆腐,还得准备‘豆腐娘婆’,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石膏,”正在锅旁掌握火候的阿姨说。一定要提前按豆子的比例秤好,敲成粉末,舀一些磨出来的豆浆泡匀待用,待锅里豆浆烧开后,有泡沫漫上锅盖内顶,须得换上微火,这时就得加入“豆腐婆娘”了。点卤,是最关键的一步,时机与卤水量要把握得很到位才行,点早了成不了型,点晚了会老掉,影响口感,只有比例刚刚好,做出来的豆腐才会既多汁又白嫩。
豆腐脑出锅也很有讲究,先将箥簸洗净,然后铺包袱,摊放平整,用水瓢从锅中往里舀,然后将包袱边角上折回包,压上干净的木板,再放上一重物,这道程序叫压水,就是压掉豆腐脑中多余的水分,促其尽快成形,压上足够的时间,豆腐脑就变成了固体的豆腐。
刚出锅的豆浆非常好喝。阿姨舀出一大瓢热气腾腾的豆浆,然后分成几小碗,加上红糖,用匙子拌匀了,端着瓷碗,我们慢慢地吮吸着、品着,嫩爽的豆浆带给我们一种独特清新的美好感受。
客家人好客,你来我往,摆酒留客,推杯过盏,这种待人接物的诚恳和热情,有如娘酒一样美好,这个时候,抓上一把花生、炒上几个菜,端上一碗鲜嫩滑香、汤汁浓郁醇厚,让人垂涎欲滴的酿豆腐,那绝对是有滋有味,伴着米酒一碗碗地下肚,一道道的猜拳行令,那所有温热的话儿,都随着留在唇边的豆腐余香,飘荡在空中……
很难想象,浸泡的黄豆研磨成浆,经过巧手制作成形,然后构成了客家豆腐传奇的故事和远行的思绪,一个普通的豆腐,用客家养殖的草鱼和农家土猪肉,配上当地沙土种植的白萝卜,用少量的佐料,加工制作出爽口、清甜、饱满的美味佳肴,就像是一位魔术师的双手,在其简单而又巧妙的手法之下,让一粒粒大豆,膨胀、研磨,洁白的浆水,让所有的融合在故事中发酵和酝酿,最后实现大道和回归。
大地金黄,人间沉香。每一样东西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是人间里传奇的故事。客家的先民们,都忘不了母亲做的酿豆腐,虽经历千年沧桑,仍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与鲜明的文化特色。
他们看来,在制作酿豆腐的过程中,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根”,也产生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吃下去的是豆腐,体验的是家乡的味道,是客家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结,更是客家人身世与血液的象征与寄托。
桌上碗里,风里香来,客家豆腐这种口感的痴醉一直弥散在舌间,品味酿豆腐这道美味的客家菜,从砂锅中升腾的缕缕热气,我们仿佛窥见萦绕着的千年不变的故土情,客家人的生命中充满着酸甜苦辣。
客家人不仅是流浪者,更是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身处他乡异国,其中有着长长乡愁的折磨,让自己获得了勇于前行的一种力量,一种改变命运的执著。作为一个铁路建设者,我觉得客家人与我们一样,四海做客、四海为家,生命的旅途何其相似。
奔波在外的铁路人,品尝着酿豆腐的美味,心中充盈着不仅是满满的乡愁,还有心底里那份最深的眷恋,挥之不去……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