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七一”战正酣
——同时·同心·同建设
  红色七一,建设不息。同一个时间,他们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同一种心情,叫做“工程奋战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同一个方向,冲锋红色七月,献礼建党百年。来自太原公司的三位党员建设者,身处不同施工地点、建设岗位,但在七一的同一时刻,做着同一件事情——守住本职,干好工程。在建党百年之际,拼搏同一时,建设为一生。他们在不同的施工赛道上,用建设者的担当拼搏,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千千万万在工程一线逐梦的共产党员一起,同奋进,共努力。
  陕西甘泉“第一次”搞拆迁的项目书记
  这一天,在甘泉县征拆协调小组办公室里,嗓音嘶哑的西延高铁项目党支部书记李俊宏操着一口纯正的甘泉话,跟征拆协调小组组长侃侃而谈。这是他第三次登门拜访,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这次他只有一个目标:协调不成,绝不撤退。
  作为太原公司新开重点工程,西延高铁项目承载着革命老区圆梦高铁的重要使命。为尽快打开生产局面,李俊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征拆长征路”。面对1个县、3个乡镇、6个自然村、16个县属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协调关系,从未干过征拆的李俊宏也犯怵、也发愁,但他对征拆队员说,“身处延安这片热土,身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发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延安精神,走出属于我们的‘征拆两万五’”。
  从一户到一村,从一个部门到整个县城,他用脚步画出了一幅征拆“路线图”,将重要部门、关键人物、攻破难点捋得清清楚楚。他从学甘泉方言做起,从项目概况、征拆政策、农民权益保护、土地林地复垦说起,用地道的甘泉话拉家常、套近乎,经常是一天下来,说完了过去一个月的话,终于用走心细致的“软沟通”,打开了征拆的“硬僵局”。最终,西延项目部顺利进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征地拆迁235万亩,征拆进度领跑全线第一。
  山西岚县“不下线”的“拼命三郎”
  这一天,满身疲惫的静兴项目部副经理兼架子队队长安晋哲刚刚结束工地的工作,推开了办公室的门,办公桌上积了薄薄一层尘土,台历上的日期还停留在4月,这应该是他从工地回来最早的一天。
  在静兴项目保开通的关键节点,安晋哲经常工作到半夜,一天中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9公里长的工地,来来回回要走3、4趟,就连在脚上的跟翘炎发作之时,他也一天没停过。从施工安全到现场协调,从制梁运梁到涵洞开挖,施工现场事无巨细,他都要亲力亲为,一天手机通话时长将近1000分钟,一天下来,不光手机发烫,他的耳朵也灼烧得厉害。同事们开玩笑地说,“安经理就是我们项目部的拼命三郎,哪里有需要,他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安晋哲硬是把别人看来挑战极限的工作节奏,变成他习以为常的工作常态,变成了他践行党员初心使命的一种奋斗状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拼命三郎”的带领下,在项目部建设者们的拼搏下,大家终于迎来了2021年山西静兴高速公路这个通车年。为打通吕梁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安晋哲带领他的团队,正迈着铿锵的步伐,在吕梁大万山中继续奋勇前行。
  山西太原敢啃“硬骨头”的“老师傅”
  这一天,华冠天诚公司的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检测一部部长郝利斌带领着他的三个徒弟正不知疲倦地埋头钻研,积极备战中国中铁技能比武大赛。技能比武,是检验实力的战场,也是他从一名试验工成为技能大师的有力见证。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山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拥有多项荣誉的郝利斌,并未停下孜孜不倦、科研攻关的前行脚步。他总说,“共产党员就应当敢于创新,争当科技攻关的‘排头兵’。”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降低成本、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他带领团队对最优流动体系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技术展开攻关,前前后后绘制了50多张草图,设计出6种方案,经过上百次的混凝土拌合试验,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所配制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均满足施工要求,并成功地应用在阳安、乐西、勐绿等项目生产中,成为工程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
  秉一念、磨一技,郝利斌凭着高超的技能水平、丰富的经验储备,成了检测室里敢啃“硬骨头”的“老师傅”,带领更多的年轻员工在精益求精、攻克难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2021年7月1日这一天,或许是他们数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的一天,当然也是他们兢兢业业、忠诚奉献的每一天。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他们用实际行动引领和号召我们,惟有奋斗,才能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新时代!
  (刘婧)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