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夏之曲
读书,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天山
米粽飘香寄情深
端午遐想
娇羞
银喉长尾山雀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笔记
读书,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刘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读好书,正如畅游于波澜壮阔的文化长河中,细细品味那无比的快乐和悠长,唯有读书方能宁静,唯宁静方能致远。林语堂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纵观古今中外,书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不言而喻,读书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但就当下的“快餐文化”而言,实在令人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当代人读书,大多视读书如“敲门砖”,得学位,获证书,男为娶美女,女为嫁贤婿,或为求爵禄。自媒体中的文学大多为博人眼球,盈篇累牍,烦扰不堪,毫无美感可言,各种各样的文化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
如果说书,更确切地说是好书,是人类向上的阶梯。那么,不读书,不读好书,那将是我们自己撤掉了进步的阶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进步也就停滞了。
好书,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她是动态的,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核心的部分总是带有尊严感和神圣感,并且顽强地显示着一个民族的身份,这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通衢大道。我们能在其中品味自己民族的文化血脉,传递人文的科学精神。当我们阅读南怀瑾先生的《庄子喃哗》,那种挥洒天地、修身养性、文字精美的意境,使我们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瑰丽璀璨惊叹不已;当我们阅读《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可以看到一代伟人在掌舵中华民族这艘巨轮时的果敢、勇气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中国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真乃大幸;当我们阅读《世界是平的》,虽然作者主观地抛开了社会、人文、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客观因素,但仍让我们感受到,来自网络技术的震撼和危机感……当然,好书很多,需要我们有目标、有计划的阅读。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汉文学的嬗变过程,唐诗宋词的经典魅力,明清两代的小说巅峰等等,如群星荟萃,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天空。当然,好书无国界,像托尔斯泰、左拉、海明威、泰戈尔、雨果等文学巨匠们的一部部伟大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世界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的图谱结构。
读好书,是对民族性情的陶冶。她充满智慧的魅力,如春雨滋润,渗透到人的生命脉络之中,让我们以一种精神的张力宁静致远,刚毅应变,儒雅处世。那么,对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塑造,是不是一个民族的“人心建设”?诚如是,我们就应当摒弃那些文化杂质,清除浮躁低俗,使一种高雅优美的文化成为我们每个人乃至民族的底蕴,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在不言之中了。简而言之,能不能自觉地读好书,涵养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是否有读好书的习惯,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等级分野,而这种文化等级分野,又会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质量的等级分野,好书是药,可治愚医贫,补气滋神,读书,是在读自己,因为,书中有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