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感悟“中国式精神”
一雨下,万谷生
你好!书朋友
留得清白在人间
春天,在高铁工地上奔跑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笔
你好!书朋友
庞艳
伟大的明代文人李诩曾说过:“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可以说,书籍就像是明月之于李白,秋菊之于陶渊明一般,是我们生命中陪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旅程的老朋友。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到这个以书会友,见书如晤的时候,我都会反思书到底是什么?在古代,书就是将写、刻有文字的纸或者书简用绳子捆起成册。而在今天互联网时代,直接模糊了书的边界,但作为知识的代名词,书依然是当代人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同时,它可能是《红楼梦》中与封建礼教抗争的贾宝玉,可能是《平凡的世界》中与困难命运较量的孙少平,可能是《故乡》中淳朴有爱的闰土……书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像一位诤友、挚友、益友一样,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启迪和生活动力。
那么读书对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生活中,我们为了生存,忙于实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停留在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但是要实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就必须通过读书来实现。
因为书,是一场“知识盛宴”,一仓“精神食粮”。例如,中国史书中就有百年的爱恨情仇,更有千年的文化底蕴。读史书不仅让我们对历史有所了解,更让我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恰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教给我们的经验是宝贵的,传承的红色精神更是千金难换。
因为书,是精神世界的“琼楼玉宇”。古代文人墨客,可以忍受饥寒,可以忍受困苦,独独不可一日无书。精神世界富足,可抵御现实世界的风雨,即便“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依然心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因为书,是未知生活的“北斗星辰”。它能指引你前行的方向,带你看尽生活百态,教会你人情世故。它集古今中外于一身,凝聚所有前人智慧,帮你拓宽眼界,给你答疑解惑。你也可以在书中找到观念相仿,心意相通之文,觅得知音,与书那头的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因为书,是生命转角的“幽幽暗香”。撷取一本书,它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身,凝聚古人智者智慧,读一本书要感受作者创作的初衷、感受,好似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它能让人出口成章,气宇轩昂,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的光芒。即便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胸有成竹,依然需要肚中有墨。
书是阳春白雪,是来源于现实世界,而又高于现实世界的产物。读书,不仅是要把书读到心里,脑海中,更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勇于实践,读书是提升自我文化涵养的一种途径。时值“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拿起我们的老朋友——那本一直在等待你的书。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学有所得。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