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济枣线改建工程下穿万吨重载铁路
玉楚高速仙人洞隧道全幅贯通
中蒙班列庙梁煤炭、矿石基地工程封锁施工告捷
怀仁峙峰山铁路专用改造线通车
珠机城际二期金海特大桥跨环岛西路连续梁桥合龙
冬施有备:为工程“热身防冻”
让资金“流动”起来
广取证避免担责 巧质证逼退原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取证避免担责 巧质证逼退原告
——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例
【编者按】良性的管理来自于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以往的案例已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以案为鉴,可以知得失、促整改、固根本。为了加强案例教育,集团公司法律合规部历时半年,征集企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报从本期开始推出“案例直播”栏目,通过重现案件应对处置过程,揭示问题警示风险,归纳提炼管理建议,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案情简介】
2018年2月6日,某种养专业合作社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A公司在建设Z市某铁路项目跨海特大桥工程期间,施工环保措施不当,将管桩开挖泥浆直接排入大海,严重污染了原告约2500亩的牡蛎养殖海域,导致牡蛎死亡,要求A公司赔偿牡蛎养殖经济损失360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案件审理期间,原告补充《养殖基地附近海域环境状况及滩涂淤泥堆积现状对牡蛎生长环境影响调查报告》、《基于2013-2017年谷歌卫星地图的跨海大桥西侧海域滩涂地形变化的分析》等证据材料,以证明A公司存在污染行为及相关损失金额情况,并提出变更诉讼请求,要求A公司承担养殖损失2112.24万元。
【案件处理】
针对本案,A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精准研判案情。A公司根据案情对施工工艺、生蚝死因、原告动机及背景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一是明确该施工工艺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批准的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制的《XXX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中的施工工艺一致,施工方案合法合规;二是通过多次咨询当地的海洋渔业局相关人员,了解到生蚝死亡很大可能受当时“彩虹”台风、季节性病变、旧县河排水污染影响;三是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该种养专业合作社实际控制人林某某在2010年曾以生蚝死亡同种理由向其养殖场附近施工单位索赔,本案很大程度上是故伎重施。
2.全力以赴应诉。在了解到案件基本情况及原告诉讼意图后,进一步明确办案思路。一是力争多方支持。向Z市地方政府、渔业部门反应相关情况并开展多轮会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具体研究,并委托渔业环境监测站、海港测量公司、海洋大学进行深入的现场测量和调查,多方论证案件事实。二是向Z市地方政府、业主单位及地方法院等单位发函说明利害关系,强调不能开此先例,让原告虚构损失事实,达到索取施工方企业款项的目的。三是全面搜集证据,A公司在收集自身施工方案、规范的施工现场影像等资料的基础上,主动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搜集竣工验收报告、动(静)态环评报告、第三方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以证明我方施工符合规范和环保要求,多方搜集涉案年份台风、涉案区域旧县河道排污及第三方证言等资料,从自然角度证明生蚝损失原因。四是优化应诉策略,每次开庭前,A公司法律合规部都认真梳理根据争议焦点和证据材料,着力围绕无侵权行为这个焦点进行举证和应诉答辩,避免围绕经济损失情况这个争议焦点与对方缠诉,力争从根本上否定对方的诉讼请求。
2020年6月2日,原告以证据不足为由向法院提起撤诉,并自行承担诉讼费用,A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成功经验】
1.坚定应诉立场。根据案件实情明确诉讼思路,针对对方恶意诉讼攫取不正当利益的做法,A公司坚定应诉,保障合法权益。
2.建立联动机制。畅通与当地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等单位的沟通渠道,做好案件事实调查、证据收集等应诉准备工作。
3.明晰答辩思路。本案涉及环境侵权纠纷,根据关于举证责任倒置有关规定,污染者应当就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因此A公司着力围绕“是否有侵权行为”开展证据收集和应诉答辩工作,不与原告在“减轻责任”方面进行纠缠,避免陷入“A公司行为与生蚝死亡有关联”“导致生蚝产生经济损失状况”的误区,打消对方通过和解、调解索取赔偿的意图,从根本上否定侵权事实。
4.疑证不举,彼证我用。A公司一方面将部分似是而非,既利于A公司,又利于原告的证据予以排除;另一方面围绕原告两份证据的漏洞做好应诉答辩的准备工作,让原告无法证明其损害情况与A公司施工行为存在关联性。
【管理启示】
1.全面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以管理提升为中心,实施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施工总承包合同及相关规范文件的梳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符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随时了解掌握附近海域的周边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做到提前预警和制定应对措施。
2.做好基础资料保管、完善工作。要严格内部资料管理,增强管理人员的证据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标准化施工资料、环评资料及相关影像资料的收集保存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复查并保存影像资料,为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
3.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和纠纷应急处置。建立法律风险提示机制,制定环境保护法律风险管理清单,落实管理责任,识别法律风险,切实做到事前预防隐患风险;环保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停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整改,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与执法单位沟通,尽快化解事故纠纷。
4.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合规意识。通过对国家及地方环保相关法律及政策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判,编制《企业环保法律合规手册》,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环保观念和意识。
(袁玉龙)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