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产学研合作——
工程“壁垒”的破题之道
  “这个数据和我们提前试验的仿真结果相差无几,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我们和北京交通大学的前期研究成功!”对于这次产学研合作,天津铁建公司丰台项目部总工程师陈朋格外满意。
  丰台站改工程框架柱网结构密集、精度控制要求高,柱板梁交叉施工工艺复杂,梁板整体浇筑成型过程控制难度大。该工程是国内首次将框架柱网结构体系应用在铁路高架桥中,并无经验可循。为此,天津铁建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产学研课题组,共同寻找破题之道。
  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步是关键。课题组深入施工现场,对现场结构物的形式、材料和施工环境进行调研。“如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水化热是最让我们头痛的问题。”总工程师陈朋道出了心中的疑虑。
  “不用担心,我们先做个模型出来,进行预判!”课题组组长孔祥阳说干就干,通过前期数据成功建立大跨度框架柱梁板结构水化热模型,计算出结构的水化热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有了模型下一步就是现场实施了。技术人员对梁板浇筑温度进行现场监测,重点观测温度关键点和结构节点,并将观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导工程施工。同时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仿真,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提出相应措施,确保大跨度框架柱梁板结构的水化热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课题组还确定了框架柱梁板的结构梁、板起拱标准值,通过计算值、设计值和实测值相互对比校正,为单元预拱度设置提供施工指导;解决了梁板浇筑及振捣施工工艺中出现冷缝、不同标号间混凝土浇筑工艺等一系列问题。
  “这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全国首例高速铁路框架柱网桥梁施工的一次成功案例,也为其它工程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问题得到了解决,总工程师陈朋高兴地合不拢嘴。
  (熊婧 张志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