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我自向天笑开口
孙颜婷

  不求“天下谁人不识君”,“但使愿无违”便好。不能做城中桃李又如何?立足当下做事务实,敬德修身不改其志,即使埋没于深山,也不否认自己,汲四季风华,肆意生长,待到时节至,自向天公笑开口。
  枝干倒垂苍劲,榴叶随意自然,石榴润泽饱满,向天开口裂,榴籽如明珠,寥寥数笔,涉笔成趣,构成一幅深山《榴实图》。都说“笔底明珠无处卖”的徐渭借“深山无人收”的石榴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可我却觉得,无人问津的石榴依然蓬勃生长,在盛秋时结出硕果,在山中“向天笑开口”,生于深山亦是把苦难变成风景,全然不见失意的颓丧,自是另一番心境。
  自古以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被赏识的人才便要做一个选择,是为求衣食丰足渐渐泯然众人,还是立足当下敬德修身?古时候无数身清气正的文人选择了后者,在当代,亦有无数人选择后者。
  记得两年前在大理云龙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时,为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便到当地一所中心校进行调研。偏远的山村,泥泞的小路,狭小的院子,留有一半空间做仓库的会议室……看到这样的环境不免有些诧异,一个镇的教育行政办公地,竟然如此艰苦,老校长却不以为然,说起自己的工作更是滔滔不绝。一串串数据了如指掌,在他的嘴里,枯燥的数字仿佛有了骨血和生命,争先恐后地阐述着它们记录下来的一切。教育资源稀缺、教师数量少、留守儿童居多、贫困家庭儿童上学难、当地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发展支撑力量不足……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老校长却把问题当成了家常。早教勿失机,哪怕只有一所完整的小学也好,哪怕只有一所好的幼儿园也好;了解到孩子因为经济原因中途辍学,老师也好,村民也罢,能帮一把是一把,在昏暗的世界里为孩子投进一束阳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守在这座深山,老校长从未想过去别的地方……
  “我们这里的孩子很争气,不少孩子考进了大理州的好高中,到城里去读书了”,提到这里,老校长满是欣慰,一直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腰板也挺得直了些,由衷地为孩子们自豪。头发花白两袖清风的校长用瘦削的身躯多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把孩子们送出大山,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给山里带来对未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知教育而尽力做教育,风雨润桃李,从不问花期。
  任尔行或走,我自守土护一方,种花修篱墙,不负众人不负己。在山谷里开花结果的石榴不正是如此吗?处江湖之远仍关心朝政的徐渭不也正是如此吗?
  不求“天下谁人不识君”,“但使愿无违”便好。不能做城中桃李又如何?立足当下做事务实,敬德修身不改其志,即使埋没于深山,也不否认自己,汲四季风华,肆意生长,待到时节至,自向天公笑开口。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