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彩练”当空耀京北
  “雄关叠翠望居庸,琼岛春荫绿正浓。”唐代著名诗人卢虹留下的《燕京八景》成为千古佳话。如今,作为京沈客运专线重要控制性工程,跨五环路大桥钢桁梁犹如一条百米“彩练”舞动京北,成为五环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月10日,由北京铁建公司承建的京沈客专跨五环路大桥1-100m钢桁梁顶推精准就位。自开工以来,北京铁建公司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强化现场安全管控,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跨五环路大桥建设任务。
  给桥体做“心电图”
  “京沈客专能否顺利开通,关键看星火站改工程,星火站改工程能不能开通,关键看五环路大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新兆在“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项劳动竞赛动员大会上强调。
  项目部调集精兵强将,优化钢梁拼装及顶推施工方案,进行多轮专家评审,保障物资设备和材料供应,细化顶推过程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将每个施工节点精确到分秒,一场攻坚克难的硬仗悄然打响。
  该桥上跨北京市五环路,钢桁梁主桁为无竖杆整体节点平行三角桁架,桁高13米,重1896吨,顶推施工最大悬臂达99米。大桥采取“旁位整体拼装,整体滑道及超长导梁特殊设计,一次性顶推拖拉就位”的施工方案。“整个桥体由钢桁梁和导梁组成,先完成拼装,然后在五环外的桥台上设置连续千斤顶,通过拽拉钢绞线将桥体顶推(拖拉)过五环路,最后将钢桁梁精确就位在五环路两侧的桥台上,拖拉总行程176米。”项目部总工程师任小森介绍道。
  为确保桥体顺利顶推就位,项目部采用仿真模拟技术,对轴线偏位多、基础沉降大、钢绞线断丝等顶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进行了试验检算,与此同时,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有效预防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工况。项目部充分运用BIM技术,建立信息模型,对顶推施工工艺进行模拟;建立了结构受力分析模型,对顶推工况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确保结构安全。
  在顶推过程中,对导梁、钢梁及临时结构布置了29个应力监测点,实时监测桥体的受力和变形状况。“这些监测点,相当于给桥体做‘心电图’,有什么异常第一时间就能发现。”项目工程部副部长韩旭东侃侃而谈,“正是应用了这些先进施工技术,才让我们在施工中事半功倍。”
  一颗螺丝钉都不能落下
  “钢桁梁邻近既有东北环线,导梁距离东北环线最近距离仅有5米,要把这个‘大家伙’安全顶推跨越五环路,压力巨大。”谈及施工安全,安质总监尹卫平表情异常凝重。“北京市五环路是城市主干道,车辆多速度快,不能出现一丝纰漏,如果从桥上掉下去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会对驾驶员造成严重伤害。”
  五环路大桥顶进期间,为了把好安全关,项目部建立了清单式管理体系,以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及权力清单为抓手,以管理清单为实施细则,明确安全责任人,细化、量化钢桁梁拼装、顶进、拆导梁、落梁等过程的隐患管控要点,将安全责任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作为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保障措施。同时,结合钢桁梁顶推施工,有针对性的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技能,邀请桥梁专家到现场交流研讨钢桁梁顶进期间的安全技术要点,为顶进施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并安排专人进行顶进前、顶进中和顶进后的巡视检查,确保施工现场不落下一根钢筋一颗螺母。
  “全国两会期间,在五环路上顶推这座‘巨无霸’,这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心里时刻紧绷一根安全弦,坚决做到事无巨细!”项目经理于广涛感慨道,“每天不管忙到多晚,我都要到现场走一圈,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实,晚上睡不着觉。”
  狭路相逢勇者胜
  6月的北京城已是烈日炎炎,刺目的阳光直射工地,分分钟让人汗流浃背。
  此时的五环路大桥施工现场,项目总工程师任小森穿梭在交错林立的钢桁梁间。“顶进五环路桥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是个精细活,只有时刻盯紧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顶进施工不出现问题。”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任小森一会儿跑到操作台查看顶进参数,一会儿又爬到梁顶观测中线偏位,每天微信步数都能达到两万多步。
  “五环路大桥就像是我的孩子,从拼装、顶推,到落梁,每天看着它慢慢长大。”为了推进施工进度,他白天常驻施工现场,盯紧每一个环节,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技术问题,晚上又要组织召开技术讨论会,梳理第二天的技术难点,及时制定措施,为桥体顺利就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被称为“急先锋”的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毕宗伟已经连续奋战两天一夜了,几乎没有合过眼。自开展“大干100天”专项劳动竞赛以来,星火站改工程施工现场两千余人奋战在全线三十多个工点。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如何做好人员安全管理?如何为这两千余人做好后勤保障……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毕宗伟找出答案。“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星火站工期紧,任务重,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在关键时刻必须冲在最前面,给大家做好表率”。说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声屏障工点,为大家发放防暑降温物品。
  放眼首都东北方,一条“玉带”在高楼林立中蜿蜒前行,京沈客专在北京铁建公司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初具规模。建设者们夜以继日,为早日建成京沈客运专线而鏖战,他们战高温、斗酷暑,抓质量、抢进度,用担当和奉献谱写了一首建设者之歌!
  (郑龙)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