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以青春之墨,书时代华章
  □ 刘国鹏
  站在2025年的时光渡口,当毕业骊歌与入职号角在暮春的风里编织成青春交响,我以中铁六局新筑路者的身份,叩击时代与青春的共振之弦——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经纬间,在“交通强国”的壮阔版图上,我们当如永不息止的春潮,在钢铁动脉的生长中,让个人的青春光谱与时代的辉煌光谱交相辉映。
  人类文明的长河,从来都是由一代代奔涌的青年浪潮推动向前。百年前五四运动的振臂呐喊,如惊雷划破沉寂的夜空;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青春强音,似春风唤醒沉睡的土地。青年,始终是开风气之先的船头浪尖,是点燃时代火炬的执火者。而今,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潮头,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如惊涛拍岸,科技革命的浪潮澎湃不息,“一带一路”的画卷在五洲铺展,京津冀的协同脉动与大湾区的璀璨星光交相辉映。此时的铁路建设,早已超越了砖石钢轨的物理存在,成为串联中国梦与世界梦的金丝银线,是“中国速度”驶向全球的金色名片,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壮丽诗行。
  作为筑路新兵,我们告别象牙塔的翠微烟霞,走进工地的火热战场,正是要在“大我”的星空下,定位“小我”的坐标。当我们在隧道深处丈量山河,每一寸数据都是对祖国大地的深情凝视;当我们在架梁现场指挥作业,每一根钢梁都是发展骨架的有力支撑;当我们在海外与外籍工程师交流,每一次对话都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传递。这种将青春理想熔铸于国家战略的选择,恰似江河融入海洋,在浩瀚中成就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施工一线是理论与实践共舞的舞台,每一个数据的细微偏差,都可能成为工程质量的微瑕;每一个环节的丝毫疏漏,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的种子。于初入职场的我们而言,校园的专业知识不过是叩开实践之门的青桐钥匙,真正的成长,必定在施工现场的泥霜雨露中孕育,在烈日寒风的淬炼中拔节。正如前辈所言:“不入工地深几许,怎知建设味千般。”那沾满泥土的工装,那晒得黝黑的脸庞,正是青春在实践中灌浆的最美模样。
  当今世界,创新者进,创新者强,创新者胜。当传统基建遇上智能时代,建筑行业正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蝶变。智能建造的智慧之光,绿色施工的生态底色,装配式建筑的革新力量,正在重塑行业的发展肌理。铁建青年当以创新为翼,既做传统技艺的薪火传人,更做变革浪潮的弄潮儿,在“卡脖子”技术的险峰攀登,在低碳技术的蓝海远航,在智能化管理的沃土深耕,让青春在创新创造的星空下闪耀智慧光芒。
  二十一年来,中铁六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奇迹,在祖国大地上树起的一座座历史丰碑。从成渝铁路拓荒者的筚路蓝缕,到京九铁路攻坚队的战天斗地,再到“八纵八横”建设者的勇毅前行,一代又一代铁建青年用青春作笔,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开路先锋”的壮丽史诗。如今,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更要以“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赤子情怀、“天堑变通途”的奋斗豪情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奉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这代中铁青年身负三重使命:是“交通强国”的践行者,以钢轨为笔,书写大国崛起的康庄大道;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以桥梁为笺,传递和平发展的中国声音;是智能建造的开拓者,以创新为刃,切割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我们的征途,不止于脚下的钢轨,更是浩瀚星辰;我们的坐标,不止于地理的经纬,更是时代的精神海拔。当个人成长的溪流汇入企业发展的江河,当青春热血融入国家建设的洪流,我们便成为奔涌的“后浪”,成为推动时代巨轮的千钧之力。
  让我们以青春为墨,以奋斗为笔,在中铁六局的宏大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长歌。待他日回首,愿我们能看见:青春在钢轨的延伸中,织就了国家崛起的锦绣长卷;汗水在桥梁的矗立中,浇筑了民族复兴的坚实根基;奔涌的身影在时代的浪潮中,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群像!
  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踏浪而行、永不停歇,在推动企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