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最美不过夕阳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西古建的秋日絮语
天镜之蓝
有一种情怀,叫躬行
"跳水精灵”全红婵
筑梦人的故事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情怀,叫躬行
——再读《梁家河》有感
□ 董参参
记得2018年在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绥延高速公路项目部工作时,项目书记曾带我们到梁家河参观,并给我们发放了《梁家河》这本书供大家学习。彼时,我被窑洞间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深深吸引,却未曾深入思索其背后的意蕴。如今,六年时光匆匆而过,我再次翻开这本珍贵的书籍,细细品味。再度阅读《梁家河》,我不仅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生涯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更深刻地领悟到了梁家河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1969年1月,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梁家河,面对种种生活的巨大落差,他未曾退缩,反而在内心深处反复思量生存与毁灭的哲理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民造福的道路,坚定了为祖国、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在接下来的七年时光里,他在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与乡亲们同甘共苦,共食玉米团子,共居简陋窑洞,共眠于温暖的土炕之上,甚至一同挑粪劳作,这些经历让他与乡亲们之间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我们当代青年,需要有这样的信念,在任何选择面前,应当时刻铭记初心,将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视为我们行动的首要价值导向。
爱读书,已然成为描绘习近平总书记不可或缺的重要标签。在梁家河那段岁月,尽管环境艰苦、劳作繁重、时间宝贵,年轻的习近平却从未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如饥似渴地求知,并且留下了“ 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应当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矢志不渝地立志成为一名忠诚、清廉、勇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我们应当将学习视为一种常态,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向书本求知,更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坚韧精神。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锤炼党性,提升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增强服务人民、干事创业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为改变陕北高原的贫困面貌倾注心力。他聚焦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一桩桩实事落地生根,无不彰显出一位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决心坚定,毅力非凡,言出必行,一旦认准目标,便矢志不渝。”习近平深深扎根于农村,作为干部,他将担当视为首要价值。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应持续学习,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勤勉履职。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不畏艰难,不惧失败,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梁家河深深的情怀。在我看来,《梁家河》一书,不仅承载着革命传统的教育价值,更是一座矗立不倒的“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精神丰碑,是每一个追梦人“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人生驿站。
阅读《梁家河》,我深受启迪,倍感振奋,深知做人应脚踏实地、甘于奉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脚踏实地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非常的踏实,很有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将矢志不渝地坚定信念,不断磨砺自我,在青春的征途上,奋发图强,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