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今天,我们依然选择阅读
□ 五 月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个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本经训》的古老神话,道出了文字诞生的神奇与力量。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那一刻,造化不能藏其秘密,天空降下粟粒;灵怪不能遁其形迹,鬼魂因此夜哭。自此,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文字,在沧海桑田中历久弥新。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是文字奠定了文明的支柱。千年过去,巴特农神庙成了颓垣,古罗马早已化为风烟,但我们依然能够透过《荷马史诗》和《埃涅阿斯纪》的文字,缅想昔日的璀璨辉煌。两千年前,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以“仁”论人之性,从此在历代儒家的完善中,“仁、义、礼、智、信”这儒家“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核心的因素。文字贯通伟大与平凡,连接永恒与瞬间,关乎人心与时代。我们敬畏文字,敬畏的是其承载的“头顶星空与心中道德律”。
  对于炎黄子孙而言,文字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追求。从龟甲兽骨到笔墨纸砚,从篆刻到书法,我们对文字形与意的追求从未停歇。文字能够描绘世间万物,更能呈现那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美好。
  文字,在穿越时空中心灵震颤。十七岁,寒冬飘雪。我坐在窗前,一个暖壶,一杯茶,一本书。我读到堪容的《人到中年》,被她细腻的笔法惊叹。只顾认真领会她对人物描摹的技巧。时至今日,看着摘抄笔记上的文字,眼眶湿润。二十年后,我已人到中年。再读《人到中年》,感同身受地发出心灵的震颤。那些烦恼,那些痛苦,那些辛酸,是每个中年人,每代中年人都会遇到的困惑。的确,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要走。文字,让我穿越时空,一手挽着堪容,一面看向邻座那十七岁的自己。
  文字,在深度阅读中滋养灵魂。打开手机,抖音、快手、小红书,直播带货、短视频,充斥满眼满耳。当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电子文档几乎替代手写,总有人讨论文字是否会被取代。我们是否还应该去书写文字,是否还应该选择阅读?
  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因为我们想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是别人想让我看到的世界。浅尝辄止地了解,并不能让我们形成真知灼见,只有边阅读边思考,在书本中探寻、在文字中跋涉,自己亲自“划重点”,才能形成自己的“三观”,才能让思想得到淬炼、情感得到沉淀。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体验卡,而阅读正是让我们窥见这些不同人生的窗口。阅读,它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让我们更加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我们能够尊重才华横溢的人,也能接纳平凡的大众;我们为行善者点赞,也能同情那些未能行善的人,因为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困扰和苦衷。阅读让我们明白,每个人仅仅是生存就已经是极大的挑战了。
  今天,我们依然选择阅读。文字承载了磅礴的思想,传递了精神的内核,给了我们澎湃的力量。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二度创作”,在与作者共同探讨,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也便是经典著作历久弥新,传承千年的奥义。
  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坚持下笔,让千年文明、万古江河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发光、笔下流淌。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