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春到河内 十步芬芳
千缕书香飘流年
皖南之春
光的方向
高铁,穿过苍茫的大地
归乡
春之韵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乡
胡敏
小时候拼命想要逃离,长大后想回却回不去。长大后,我渐渐明白,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故乡。
高三毕业报考志愿的那年,我翻遍了山西省之外所有心仪省份的大学,迫切地想要逃离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急切地想要去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在那里,没有父母的管束与唠叨;在那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而不必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在那里我可以遇见更多的美好。一纸通知书,我一路南下,远离他们千里之外。
我喜欢那种自由随性的感觉,我就是自己的主人。我可以有想不睡就不睡的晚上,也可以有想不起就不起的早晨。我无需战战兢兢,更无需遮遮掩掩,在初次远离父母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我喜欢剑江汹涌的波涛,尤其汛期开闸放水的时候,波光闪闪的剑江水,顺着闸门一泻而下,我的思绪就淹没在奔涌轰鸣的江水中。我喜欢风雨桥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或行色匆匆,或闲庭信步。在那个美丽的桥城,我欣赏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风景。阳光普照时的炙热,大雨倾盆时的朦胧。春天的秀丽,夏天的火热,秋天的风韵,冬天的料峭。一切,都是新奇而美好的。
那是与我的小镇完全不同的景致。我不断地探索着大学生活的新领域,逐渐融入在南国的四季轮回里。在这里,我开始遗忘,忘了我的家乡是怎样的四季分明,忘了家乡的冬天是一种怎样的寒冷与凛冽……
然而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了我的城市。在外求学的四年,见到的东西越多,归乡的心越迫切。冥冥中,好像有个声音在呼唤。毕业的那个夏季,都匀的雨缠缠绵绵、没完没了,一如我初次入黔。灰蒙蒙、阴沉沉。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想要回到父母的身边,想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小镇。
双脚踏上故乡的小路,如释重负,满心欢喜。我终于还是回来了,呼吸着家乡的空气,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因为我的归来而忙碌的父母,久违了的感觉。我就是那个长久漂泊在外的孩子,终于回家了!
听说,村东头的臭水沟改造成了街心小花园,夏季晚上遛弯的人还不少;听说,原先的五孔桥年久失修坍塌了,新建的跨河桥又宽又结实;听说,马路两边的菜摊小贩都有了固定的摊位,诺大的菜市场人流不息,浓浓的烟火气,像极了红火发展的小镇。
我总是忘不了那逼仄的五孔桥,双向两条道,破烂的桥栏杆,遇上错车,行人挤得快要掉下去了。每每骑车上学,一上桥,心跳就开始加速,尤其遇到桥上有车,真想腾空飞起,越过桥身。
五孔桥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学的时候胆子小,晚自习之后总是不敢一个人回家。尤其到了冬天,下了晚自习已是九点多,回家于我而言是个挑战。直到后来,每到桥的那一头,父亲熟悉的身影便跃入眼帘。再后来,我不惧回家,因为桥的那头,有最爱的父亲,不管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站在那里,像是屹立着的指明灯,照亮我回家的路。
我总是想念老房子门前的那条街道,窄窄的,长长的。平日里还好,遇到下雨,不大一会工夫,街道就积满雨水,老旧的下水,根本容纳不了突然而起的积水。街道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变成了流淌的小河。哗啦啦,哗啦啦,一路前行,从每家每户的门前流过。我们几个年龄相仿的孩童,总是忙不迭地折纸船、放纸船,一路踏着水流,追着纸船而下,直到转弯处,纸船消失不见……银铃般的笑声,也在雨水中氤氲、升腾。
我喜欢陪着母亲去菜市场买菜,繁杂中不失有序,热闹中尽显乡情。在这里,没有等级之分,没有上下之别。在这里,我就是那个长久未归的孩子。一问一答中,满是关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父辈对孩子的关心。
疫情的第四年,我与小镇越来越疏离,小镇与我越来越陌生。记忆中的小镇,模糊得好似不曾存在。太多的变化,都来自于听说。
我想念小镇湛蓝无云的天空,我想念山上四季常青的松柏,我想念跨河桥上稚嫩的身影,更想念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曾经最想要逃离的,却是我现在回不去的。我开始明白,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我心里的故乡。
我眺望远方,跨河桥上,一群孩童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向学校的方向奔去,身后是他们无忧的笑声,随着风一点点远去,就像渐渐远去的他们,就像渐渐远去的我们……我终于明白,在这个城市有我的家,而在那个小镇,有我的根!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