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娘酒
海天一色
养花之乐
一双鞋垫
成长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百味
一双鞋垫
杜宏梁
南粤的夏日,阳光从不吝啬,偶有清风从南窗吹入,也带着几分炎热的暑气,衣物自不必说,干燥的也快,即使是阴雨天刚洗净的鞋垫,也不知不觉就恢复了原来的模样,看着斜倚在阳台的鞋垫,我总是纳闷它们的针线是如何钩织的,我问过晓棠很多次,她却神秘地不肯告诉我。
前几日回家,趁着阳光正好,我将风尘仆仆的鞋子洗净,鞋垫也搁置在栏杆上晾晒。临近出门,却发现有一个鞋垫被风吹到了楼下的水沟里,捡起来时已经湿漉漉的,晓棠看了,打开了她的衣柜,从抽屉里拿出一双鞋垫,递到我手上,我不好意思地接了过来,怕她责怪我粗心大意。看到鞋垫,我问她:“这不是你过门时带过来的吗?”她有点骄傲地答道:“你还记得哦,我还以为你忘了。”我知道,晓棠回门时带了六双鞋垫,有四双是她母亲纳的,有两双是她纳的,我疑惑道:“在这个年代,买一些就好了,纳鞋垫这么辛苦,干嘛要自己动手呢?”她说“有些东西,并不是用钱能买到。”
因为我是鼠年生,晓棠在鞋垫上绣了两只老鼠,圆滚滚的身形颇为可爱,萌萌的眼睛俏皮灵动,略带几分喜剧的观感,老鼠胸前还抱着一个金色的囍字。我细细数了数,老鼠的图案用了五种颜色的丝线,整体的身形以红色为主,两只圆圆的耳朵由缜密的黑线构成,眼睛是宝蓝色的交错线,四只小爪子则由金色丝线勾勒而出。鞋垫四周被略粗的红线压得很紧致,但里面夹了一层薄薄的棉纱,用手抚摸时很柔软。看着如此精致的鞋垫,我笑着挠了挠头,蹲下身子,将它们慢慢平铺到鞋里,似乎生怕自己的指甲将图案上的丝线弄破。
以前母亲也会纳鞋垫,下雨天时,母亲会搬一把竹椅坐在门前,左手挂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各种颜色的线,右手捻着绣花针和锥子,绣花针在她手上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仅手掌大小的鞋垫,它能上下游走,左右穿梭。有时候雨停了,针尖描摹的图案也就成形了,展翅冲天的凤凰,腾云摆尾的游龙,秀气端庄的兰花,鲜艳大气的牡丹,鞋垫早已褪去了本来的朴素,像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从小到大,一直用着母亲纳的鞋垫,我问母亲:“鞋垫放在鞋里,别人也看不见啊,为什么要绣漂亮的花纹呢?”母亲笑了笑:“鞋垫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看的。”
在这个物质生活很丰富的时代,手工纳的鞋垫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奢侈品”,并不是它们有多高的经济价值,而是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如何纳鞋垫,也没有在雨天纳鞋垫的耐心。去年冬天,有一次在路边看到卖鞋垫的小摊,忍不住买了几双,虽然图案很精美,针线也很细密,穿到鞋里总觉得那里不舒服,我和晓棠通话时无意间提到这件事,她打趣地告诉我:“可能因为这是机器制作,所以不保暖,也不舒服。”我则打趣地说:“不,只是因为鞋垫中缺少了你手掌的温度。”我只是随口一提,我没想到她却默默记下了,过门前夕,熬夜绣了两双,她开始并不会纳鞋垫,只得和她母亲慢慢学,绣图案时,并不十分熟练,被针刺到手指是常有的事,但她从没告诉我,直到后来和她母亲聊天时才知道。晓棠说:“她总想着带一点自己用心做的东西过来,希望有一天我能穿上,无论走到哪里,都记得她。”
鞋垫的花纹就像渡头的柳枝,要带走的不是它碧绿的颜色,是折柳人眺望时的目光,纳鞋垫的一针一线,都是山海相隔之外的丝丝牵挂,年少时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时,并不曾有深刻感触,直到成年之后,与晓棠和母亲相隔千里,才若有所悟。穿鞋时,低头看看鞋垫,在偌大的都市中也不会感到孤独,白天走路,也感到踏实轻松。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