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停靠吕梁站
改造一新的吕梁站候车大厅 “巍峨太行擂战鼓,红色吕梁挺脊梁”。6月26日9时46分,D9232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革命热土、英雄城市——山西吕梁出发,沿太中银铁路向东驰往省会太原。至此,山西11个市实现动车开行全覆盖,红色吕梁正式迎来“动车时代”,为革命老区百姓开启生活新篇章。一路战斗一路歌,中铁六局的“开路先锋”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用心用行念好“百字诀”,唱响了新时代拼搏奋进的“吕梁英雄传”。
百无一失——“为建党百年织密安全网”
回想2021年2月18日,在一声声“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庄严承诺下,中铁六局建设者在太中银铁路上,展开了新一轮的拼搏奋战。施工高峰期间,每日通行列车仍有27对,在过往的营业线施工中十分罕见,也对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施工要求。
“高密度连续封锁、点内作业量集中、场地狭窄、人与机械交叉配合、现场干扰因素众多、现场安全管理太难了。”安质部负责人在现场盯控时常常感慨。为了克服安全生产的重重考验,在工程质量管控上,建设者们“点对点”地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从优化既有线安全施工方案,牵住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到科学把控施工现场料具侵限、施工防护、放行列车等各环节,再到不定期对工、料、机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打好安全生产的“流动战”,建设者们在施工过程中处处高度践行着“小细节、大安全”的建设理念,确保以安全优质施工,为建党百年营造和谐良好氛围。
每次施工,天上有接触网,地上有信号线箱,现场至少有300名作业人员、5个工种配合、5种大小机械作业,更让人悬着一颗心的是,施工人员在站场内部作业,两侧正线的列车时常就会呼啸而过,因此确保现场安全和行车安全成了施工的“重中之重”。为此,建设者们严格落实安全例会、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辨识等安全制度,全面执行安全包保责任制。在建党百年的关键节点,项目部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实行24小时专人专项盯控,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积极营造“全员管安全,安全靠全员”的施工维稳环境。
进入春、夏两季,吕梁地区大风、扬沙、降雨等恶劣天气频发。为防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风险,参建项目部注重打好“预防针”,每次封锁施工前必须召开专题布置会,提前梳理安全薄弱环节。同时,认真做好室外设施、高空悬挂物及户外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重点加固暴露在室外的标示牌、安全警示牌等易被风吹动的设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百步穿杨——“49天,全速改造提升四个车站”
作为革命老区唯一的一条铁路,太中银铁路上的吕梁站、汾阳站等车站,经过10年运营使用,设施陈旧、设备老化。车站改造,迫在眉睫。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四座车站的改造提升,难度不亚于新建一座车站。
2021年4月中旬,建设者进驻太中银铁路吕梁、汾阳、文水、交城四个车站,全力按下“施工加速键”。技术人员通过科技助力,将BIM技术贯穿于混凝土结构、钢框架结构、水电安装等各个工序中,实现了施工设计先行、局部精细统筹、工序快速推进,大大提升了工期进度,陆续解决了既有站房管线拆除难度大、专业交叉作业多、铁路客运不停运等重重困难。
“关关难过关关过”,建设者们以“开工即决战、进场即冲刺”的拼抢精神,一步快过一步,一环紧扣一环:3天完成旅客候车室过渡工程,12天完成新旧站房室内装饰装修,25天完成铺设桥架1850米,21天时间完成改造客运信息设施6处……建设者们殚精竭虑、日夜兼程,一座座全新的铁路站房矗立在革命老区人民眼前。历时箭一般的49天,创造了集团公司铁路站房施工新纪录,用敢为人先的“六局速度”,为建党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建设者的匠心工程。
百炼成钢——“在吕梁的红色熔炉里强党性”
吕梁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革命的热土,曾经涌现出贺昌、刘胡兰、刘少白等仁人志士。“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更是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齐名。中铁六局建设者们在红色故里干工程,搞建设,骨子里“开路先锋”的红色基因也再次跃动起来,“让党旗在吕梁的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就成了全体参建员工的心声。
于是各参建项目党支部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组织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刘胡兰纪念馆聆听先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在革命先烈精神的感召下,大家坚定了“拼搏就现在,大干不犹豫”的坚定决心。“老区人民等得太久了,不能再等下去了。”刚刚被发展为党员的技术员小孙,攥紧了拳头。
为确保建好革命老区的“红色工程”,太原公司参建项目党支部把太中银铁路工程作为检验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考”,也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堂“大课”,系统组织开展“五战五赢”劳动竞赛,为59名党员制定党员“任务表”,给20名班子成员划定“责任田”。通过开展“保产值、保进度、保安全”主题党日活动,大到施工组织,小到零散材料进场,党员大干向前的拼搏身影活跃在各个施工岗位。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激励带动下,建设者们顺利完成400余次封锁,党旗在集团公司驻吕梁的各个项目部上高高飘扬,最终连接成了一片“拼搏红”。
此外,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参建项目党支部还积极履行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与当地党支部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帮助解决施工现场周边农户的生活问题,拓展了和吕梁老百姓们的“红色朋友圈”,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扎扎实实地落到了田间地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
“人说山西风光好,今夕且看太中银”。如今,从太原通往吕梁的这条“红色大动脉”已经火热跳动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迎送八方客,带动新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在建党百年的新征程上,继续承载老区人民的殷殷希望,让“吕梁精神”飞驰在神州大地上。
(闫文飞 李立业/文 张国泉 韩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