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争当“世界屋脊”上的“开路先锋”
——记北京公司门源站改项目经理刘双合
  在海拔3400多米的门源火车站施工现场,氧气含量少、气候极度干燥,每年的有效施工期仅有5个月……而这一个个施工难题,在38岁的刘双合眼中都不是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作为北京公司门源站改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刘双合先后参建了康祁公路永定河大桥工程、广珠铁路珠海西站工程、承隆改线、唐山二环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用一个个匠心工程,践行着自己最常说的那句口头禅——“用心做事,把事做好”。
  缺氧,但不缺精神
  今年3月初,新冠疫情刚一好转,刘双合就直奔位于青藏高原的门源火车站。一上高原,头疼、失眠就成了大家顿顿不落的“家常便饭”。每次爬上脚手架,都要先喘一会儿才能说话,要不心脏感觉像要跳出胸腔一样。“虽然这里‘缺氧’,但我们绝不缺精神!”刘双合握紧双拳,眼神坚定。
  不仅如此,“砂卵石、大孤石,全让我们碰上了!”极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在钻孔桩时极易塌孔,让施工雪上加霜。为确保117根钻孔桩的成桩质量,刘双合果断带领工友们采取“加长护筒”的方法,有效防止了桩孔周边坍塌。与此同时,为防止混凝土在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中冻涨,刘双合决定采用抗冻融混凝土进行施工。然而门源县唯一的一家小型混凝土拌合站不是24小时营业,完全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混凝土的供应量跟不上,就会对工期造成负面影响。事关重大,刘双合靠着在进场时建立的人脉关系,积极行动,多方协调,把原本每天只供应7个小时的混凝土拌合站,谈成24小时供应,确保一有指令、随时顶上,为施工大干提供了坚实基础。
  海拔高,士气更高
  在“世界屋脊”上干工程,对很多人来说一辈子也赶不上几次。为了让大家更快融入门源项目部这个新的“根据地”,刘双合带领项目部定期组织座谈会、技术沙龙、业务培训等活动,让众人拾柴,用人心的暖驱散高原的寒,点燃开路先锋熊熊燃烧的建设斗志。
  开工前,刘双合带领大家坚持奋战高原不下线,每天大会小会不断,心中的声音只有一个:不放过每一份施工图纸,不遗漏每一处工程结构,不算错每一笔工程预算。
  高原上总有新问题。刘双合未雨绸缪,提前带领大家虚心请教建设单位和设计院,一来二去,积沙成山,与兄弟单位建立了比高原大山还坚实的人脉关系。项目员工梁松来说道,“这些都是刘双合经理传授的好经验,比高原上的阳光还金贵”。
  高原施工,迎风斗雪。刘双合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不忘培养最年轻的建设力量。大胆在重要节点、关键岗位使用年轻大学生,给任务、教方法、压担子,“传、帮、带”工作一个也不落下,一批年轻骨干迅速成长,在世界之巅挑大梁、干大事。生活中,刘双合又是大家的“贴心老大哥”。员工王帅就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如今已经成长为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每次提到双合经理,王帅常感慨地说:“他是领导、是良师、更是益友,每次谈话都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向前跑,义无反顾
  2019年9月份以来,刘双合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觉得右眼前有个小黑点,开始也没在意,照旧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日常施工中。等到10月份,小黑点越来越大,已经阻碍视线了。刘双合赶忙到西宁的医院看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证明,沉甸甸地交到了刘双合手上。
  视力明显下降,眼镜架上鼻梁,却没有压倒刘双合的意志。面对这种只能控制,不可恢复的眼疾,医生建议转到北京治疗,刘双合第一时间还是习惯性地回项目部处理完各项工作后,才开始启程。来到医院,医生直接安排住院,说再拖下去,视力会进一步下降。面对眼疾,刘双合没有慌张,积极配合治疗,但一想到心心念念的工程,刘双合却每天寝食难安。
  住院的一个月里,虽然人在医院,但心却早已经穿山越岭,飞到了高原之上的门源工地。项目部里的大事小情,刘双合通过手机随时了解掌握情况,桩桩件件都没落下。项目总工惠小龙说到,“一天听不到刘经理的声音,我们心里就感觉不踏实”。
  虽然医生明令禁止刘双合重回高原工作,但他在出院的第二天,就义无反顾地乘机飞回门源。“自己抗的事,不仅要干完,还要干好”,刘双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回想成为六局建设者的13年时光,刘双合深知对家里的帮衬是少之又少。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扳着指头数一数,孩子与他在一起的日子,每年不过20天。由于常年驻守工地,刘双合很少回家,年迈的父母每年也只能赶着春节放假,才好不容易见上他一次面。
  每当夜深人静时,亏欠家人的愧疚感就会涌上心头。但刘双合总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干好工程,自己无怨无悔,相信家人也能够支持和理解!”
  就这样,刘双合最终带领建设者们成功地在“世界屋脊”上建成了新门源火车站。当他静静地立在站前,凝望着奋战了将近一年的施工现场,回想着一路走来的拼搏时光,每一帧都念念不忘,每一处都倍感亲切。而这,远不是终点。未来,这个以“热爱、坚持、实干”为主题的故事还将继续……
  (侯赛赛)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