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用好“望闻问切”良法 把准党史学习之脉
党史砺初心 青春筑梦行
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
重走“红色之旅” 开启“精神导航”
“包公脸”老郑
争当“世界屋脊”上的“开路先锋”
爱心义诊到一线 服务员工“零距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公脸”老郑
第一眼见到老郑的人,都觉得他长了张“包公脸”,再配上一米八的壮实大高个,又不苟言笑,总会给人一种“不好惹”的印象。工作了13个年头,老郑先后参与了京沪高铁、石武客专、盘海营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获得过项目建设先进个人、劳动竞赛标兵、十大青年标兵等荣誉。
身为南沙港铁路项目部的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老郑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要求尤为严格,工地上出现的一些小错误,都会被他揪住不放,严厉批评。“有时候要适当的‘凶狠’起来,才能把紧安全关”,老郑如是说。但跟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石头般坚硬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温热的内心。
2017年,老郑调至南沙港项目部任项目副经理兼架子队队长,主要负责南沙港铁路洪奇沥特大桥主桥的施工建设,由于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迅速开启“白加黑”24小时作业。老郑带领技术人员每天坚持在一线,吃住在工地。有时候忙到凌晨,实在困得想打个盹儿,就在板房里铺张报纸躺着睡会儿。正是这种处处带头、忘我工作的拼劲儿,老郑“深得民心”,紧紧地把大家团结在一起。
施工到了中后期,征地拆迁工作遇到了瓶颈,甚至进入了僵持状态,正当项目部一筹莫展时,老郑二话不说接手了这块“硬骨头”。他积极与当地政府密切联系,不厌其烦地走访入户,采取“一对一、面对面”“以柔克刚”等多种方式,了解当地村民的想法后,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讲明政策、解决顾虑,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支持。正如老郑时常说的那样,干工作不能背离当地群众的利益,只有真正地为当地群众解决难题,大家才会相信你。老郑就是通过自己“一碗水端平”的工作方式,获得了民心,为现场施工建设赢得施工主动权,有力地确保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老郑带领员工坚守一线,坚决执行全封闭管理制度,做好进出人员严格登记、体温检测、人员排查和消毒工作。担心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储备不足,老郑又在外面东奔西走,找到了靠谱的商家,保证了大量防护物资的充足供应。为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老郑每天亲自到工地上监督检查,担心民工不了解戴口罩的必要性,他每晚都带队到民工宿舍进行防疫知识科普。在老郑的“全天候”严格管控下,项目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有序地推动了复工复产。
2020年6月,华南地区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京广线铁路韶关、清远等区段降雨量超警戒值,铁路旁山体滑坡导致边坡坍塌、列车停运,情况十分紧急。接到广铁抢险救援的通知后,老郑靠着自己平时积攒的好人缘,发挥号召力,立即在项目部和劳务队伍中组织起了69人的抢险队。大家冒着连夜大雨,不顾道路湿滑,仅用不到五小时的时间就长途奔袭300公里,第一时间到达抢险救灾现场。
由于出发的匆忙,大家甚至来不及带上雨衣。在大雨如注的京广线上,老郑穿着反光衣指挥大家开展抢险任务的身影最为显眼。最终,老郑带领的抢险队出色地完成了此次抢险任务,得到了广铁集团的高度评价,为集团公司在广铁集团的信用评价中争得了加分。得到了表扬的老郑一脸腼腆,说:“这都得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把立功的机会给了我”。
今年3月,因为赣深铁路施工需要增援,老郑二话不说一大早启程赶往河源,当然跟过去的还有那张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包公脸”。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老郑都是兢兢业业,无论什么任务交到他手里,他总能不负众望,漂漂亮亮地完成。正是因为老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永远有激情在状态的工作热情,让他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的信任,一张“包公脸”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赞誉。
(范彩燕 黄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