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铁肩扛鼎逐梦路,初心如磐新征程!
“奋发新征程,共筑路桥梦”
“庆元旦、迎新春”,户外登山忙
风正帆悬向海行
2020年度《中铁六局》报刊稿统计表(件)
郝天坤:岁寒知松柏凌霜激壮心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郝天坤:岁寒知松柏凌霜激壮心
郝天坤,原建安公司副总经理、崇礼太子城站项目经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工程人,被誉为工地上的“拼命三郎”、动车所建设专家,连续几年被评为中铁六局劳动模范、优秀项目经理、先进工作(生产)者、“五星级党员”;荣获南昌铁路局“铁路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管理创新奖”、中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荣誉的背后是汗水的浇灌,工程的基石是无私的担当。郝天坤又有什么样的奋斗故事?
有诺必践 有令必行
郝天坤像普通的工程建设者一样,工程在哪里就冲锋到哪里,他的青春在工程中淬火,他的理想在工程中升华。从大西动车所、呼张动车所、新建厦门北动车所,到额哈铁路站后工程,再到京张铁路新建崇礼铁路太子城站站房工程,每一项工程都是“硬骨头”,每一项他都做到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大同到西安铁路动车运用所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动车运用所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新建厦门北动车运用所站后工程获得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他创下了一个个工程建设的神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2017年他带领项目部全体人员接下了厦门北动车所的施工任务,施工周期短,质量标准高,又赶上厦门“金砖”会议以及变更图纸不到位等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郝天坤为了打响这场硬仗,为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工程开工前,他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带领技术人员,白天一个点一个点看,收集资料;夜晚往往是走到哪里住在哪里,别人都睡了,他还在翻阅图纸,研究施工方案。他亲自组织编制可行性施工方案,提出了项目施工重难点,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垫定了技术基础。可是,再刚强的汉子也抵不过超负荷的运转,一场大雨之后,他发起了高烧。但为不影响正常工作,他吞下几片药,仍然工地吃工地住,工地指挥。最后,硬是通过一次次科学策划、安排、组织,提前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通任务,在南昌局铁路建设中再次展现了六局速度,也创造了个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奇迹。在搞好施工生产的同时,郝天坤注重项目经营管理,工程施工中进行了大量变更优化,为项目节约成本3400万元,获得了又一项工程的“双赢”。这一年,南昌铁路局向中铁六局领导致函,对项目部的突出表现提出表扬并给予嘉奖。
精益求精 央企匠心
郝天坤常说:“我们要做泥瓦匠,不做泥瓦工,要有一颗‘独具’匠心”。2019年,郝天坤带领他的项目部负责承建2022年冬奥会工程——崇礼铁路太子城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京张高铁太子城高铁站背山面水,外形与自然山型的曲线为元素,距离冬奥会各个主赛场仅10分钟车程,距离冬奥村仅2公里,2022年将成为冬奥会的迎宾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各级领导关注度高的实际,他扎根一线,克服了场地狭小、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冬季来临早、有效施工时间短等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目标。工作中,他用超常的指挥、超常的施工、超常的组织、超常的管理面对急难险重,先后组建科技创新工作室、工序样板工作室、工程材料样品展示室,夯定百余项创新目标,全面确保了太子城站的如期开通,得到铁路总公司及各级领导的嘉奖。在工程施工时,他带头创新搞研究,带领团队设计制作预埋螺栓定型模具,避免预埋螺栓在混凝土浇筑时位移,使误差控制在5mm。他运用BIM建模,把原本用图纸表达设计的建筑物,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从设计、施工到质量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甚至是物资采购、竣工结算,都能实现精细分析,能使技术人员的视线在立体建筑物内漫游,看各个节点是否有冲撞,便于及时调整。“以前技术人员给我们的是平面图配文字说明,我们文化水平不高,需要反复询问,现在好了,交底不仅有平面图还有三维模型图,跟看电影一样,一看就懂了。”外协队伍杨师傅说。
为确保钢结构主体施工精度及质量,郝天坤使用Tekla等软件进行球面站房及空间雨棚三维立体模型建立,用以指导复杂钢构件碰撞检查、精确加工及施工过程模拟;采用二维码技术对结构构件进行逐一编码,便于钢结构构件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等全过程追踪;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对构件进行快速精确定位;合理深化设计,设置钢结构站房及雨棚伸缩装置,有效克服了太子城车站冬夏温差大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他策划创新应用手机APP软件,开启智慧环保工地,通过手机可以查看环境监测仪监测到的温度、湿度、PM2.5、PM10、风力、风速及噪声等数据,施工现场的喷淋系统与环境检智能连接,根据手机设定扬尘控制值自动启停。安全帽中镶嵌智能芯片,可以在手机中查看到施工人员的个人信息、现场位置及时间,提高了劳务管理人员的效率。在施工现场的展板及单个构件中,都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来清晰的查看操作规程及构件的“身份信息”,央视媒体对智慧环保工地进行了专门报道。郝天坤在工程建设中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逐一落地,不仅如此,还不遗余力地传承给年轻人。“你们是企业的未来,要多去现场,吃得苦中苦,才能学到真东西,才能干出好成绩。”这是他时常对年轻人说的话。他喜欢给年轻人压担子,有了成绩,有了荣誉,他鼓励加油,有了问题,他主动承担。因此,他带领的团队积极向上、阳光创新,被称为“铁军”。
逐日不息 凌霜镀雪
郝天坤身高1.8米,体重却只有140多斤。因为常年驻扎在施工一线,饱受风吹日晒,脸色常年黝黑,如果不特别介绍,你不会觉得他是一个项目经理,你会认为他就是一个工程建设的老兵。“996”的工作时态成为他的奢望,“5+2”、“白加黑”是常年常态。白天晚上事情一件接一件,睁开眼睛就是工地的问题,睡觉前脑子里还是工地上的问题。半夜有混凝土浇筑,郝天坤不放心还要去看看,从夜间照明到混凝土供应、应急供电的准备、工人的夜宵,他查看的非常仔细。面对巨大的施工压力和连续高负荷的施工作业,郝天坤常年投入到施工一线,晒伤了皮肤涂点药膏,喊哑了嗓子吃点药片,熬红了双眼上点眼药,满心满脑子都是现场、安全、工期。即使生病输液,他也要通过微信时刻关注现场。几个月盯控现场不能回家,对他已经是常态,家里的大小事情只能由妻子一人操办,同父母拉拉家常,陪妻子夜晚散步,给孩子辅导功课成为了一种奢望。儿子中考妻子一个人陪着,就连老丈人生病、住院、去世他都没能陪在身边,他把对家人的愧疚都深埋在心里,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工程建设。
岁寒知松柏,凌霜激壮心。扎根于工程一线,与钢筋混凝土为伴,郝天坤犹如一株劲松,在风雨中历经沧桑,却依然充满了勇往直前的斗志。怀揣初心梦想,秉持实干作风,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情怀,用脚踏实地的成绩兑现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誓言!
(邵海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