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向全国劳模孙福洋同志学习的倡议书
“劳动创造美、构筑中国梦”
汇聚青春力量谱写青春篇章
物贸公司“宪法宣传周”正式启动
一线“蹲苗”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
内外兼修,挑战即是机遇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外兼修,挑战即是机遇
李栋
纵观人类社会和企业发展兴衰的历史,创新始终是灵魂。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辨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从外部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向内部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进入后疫情时期,作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作出的精辟阐释为基本遵循,全面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辨证分析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全力助推企业在“风口浪尖”中高质量发展。
拓展格局,谋篇长远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想紧跟新发展阶段的风口,勇攀新发展格局的高峰,就要以辩证思维分析大环境下企业面临形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订制方案。要以深化国企改革来激发内部动力,通过加速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来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处于被动局势的不利影响,从而发挥国内各项资源要素的积极性,激发内部大市场的潜力;要以涉足“新基建”产业领域抢抓市场机遇,通过创新驱动、投资拉动、产业链带动,做好新基建产业链的投资者、研发者、建设者,从而以新基建升级新消费,以新基建推动新发展,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充当的顶梁柱作用;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塑造“中国标准”的国际生产体系,面对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出现一定程度松动的情况,要以借船出海,顶风开船的勇气加快布局“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体系,推动“中国标准”向生产力的转化。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全局策划,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法则。掘进谋篇长远的深度,就是要在企业战略布局上高瞻远瞩,就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企业当以紧紧把握“十四五”时期的战略规划布局为着力点,以结合企业实情实际为出发点,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通过制定一套适用自身发展的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从而在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持续谋求自身发展。
守正创新,质量为先
纵观人类社会和企业发展兴衰的历史,创新始终是灵魂,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企业守正创新的力度,就是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依靠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不断依靠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呈内涵型增长。“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的活水是创新,创新的源头是以技术创新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放眼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复苏乏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新变局下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要发挥在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极大提升国际竞争力。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硬”实力,那么品牌效应的锻造就是企业的“软”实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今世界,品牌已成为国家的名片,当今社会,品牌亦是企业的名片。打造品牌效应的厚度,就是要通过发掘“大”创新下的“小”品牌,以凿井者的姿态从“三寸之坎”筑就企业“万仞之深”的品牌效应;通过纠正“大”品牌下的“伪”创新,以大刀阔斧的力度优化企业创新结构,优胜劣汰,优中选优,不断通过落实“三个转变”将高质量的民族品牌推行世界经济的舞台,进而推动“国内企业”向“国际企业”的转变,以此提升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内外兼修,直面挑战
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有企业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有效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水平,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水平的保障依据。涵盖企业治理体系的广度,就是要结合企业实情实际,对企业经营运转中的方方面面进行体系重塑。要通过重塑组织治理体系,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紧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核心,突出权责边界划分这个关键,着力构建定位准确、权责衔接、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要通过重塑经营管理体系,构建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立体经营格局;要通过重塑科研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关键核心领域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要通过重塑政治保障体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企业最高政治原则,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完善的治理体系建设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的先决条件,一个注重于“外部”框架的搭建,一个侧重于“内部”具体的执行。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企业落实落地。找准治理能力的精度,就是要在强化企业科学管控能力上加以思考,在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上加以拓新,在激发创新发展能力上不断注以“新鲜血液”,在强化文化引领能力上做到时常时新。
浩渺行帆风自信,春风得意马蹄疾。辨证看待新机遇新挑战,客观分析新矛盾新风险,企业当秉以“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信念,施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态度,在危机中连续育新机,于变局中不断开新局,全力助推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续写更多发展故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