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一线“蹲苗”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
——太原公司党委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接到公司任命,晋阳街地铁项目部90后工程技术员樊政鑫几乎不敢相信:一场后备干部公开选拔让自己这么快就走上了管理岗位!今年以来,太原公司党委大力推广幼苗、青苗、壮苗全链条培育的“三苗”工程,强化人才进、育、选、管、留五个环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干部人才队伍,为兑现集团公司党委“1618”整体战略目标以及承接企业未来发展打牢了基础。
  人才库建设,实现人才“发展跨度”
  “请用2分钟,对自己竞聘岗位的认知、个人优势、职业期望和竞聘成功后的工作设想进行陈述。”这是太原公司党委开展“赢在青春共筑未来”优秀后备干部公开选拔面试考核上的一幕。
  符合85后、全日制本科学历条件的290名青年职工经过严格执行的公开报名、笔试、面试、拟后备人员考察、党委集体决策等选拔程序,共计有80人次进入后备人才库。在此基础上,公司党委还根据任职年限、学历、职称及业绩情况实施四台阶式培养,建立“金字塔”式后备人才库。待在新项目上场时,公司再根据项目规模、人员级别划分等情况,进行科学任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
  公司见习领导班子副职任前动员会上,17名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见习干部接受了任免命令,为公司党委“赢在青春共筑未来”优秀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活动推进迈出了坚实一步。他们将被充实到公司各重点项目进行一线“蹲苗”培养,加强实践锻炼,加强综合管理能力。
  多渠道引进,形成人才“储备厚度”
  2020年,公司加强与太原理工大学等985、211高校的联系,与学院签订定向生培养协议,探索人才双向培养与引进机制,强化高校毕业生差异化招收和过程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在今年春招中,公司又打破传统入职培训模式,采用“一中心多点式”四方联动,在四地分设培训点,通过云课堂、观现场、强实战、促团建等,开展大学生入职工作。
  除面向高校招聘外,公司还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社会招聘等方式,陆续从职业技术学院、外协单位引入、调配各类技能人才,补齐项目建设人才缺口。
  公司测绘分公司与太原工商学院、经贸学院、阳泉技术学院、煤炭学校等多所大中专院校搭建校企合作通道,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使源源“活水”不断流入企业。与此同时,他们针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属地化招聘,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人员管理压力,并发挥技能工作室品牌优势,采用2步2台阶、专项训练、专项提升的培训方法,使外聘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专项技能。
  外聘测量员郭永亮在2019年集团公司测量工技术比武中一举夺魁,被破格转为正式职工,实现了90后“临时工”的逆袭,由此产生的“头雁效应”激发了“群雁活力”,形成了人才聚集的强大“磁场”。
  多层次关怀,强化人才“培养力度”
  筑得好巢引凤栖,花开芬芳有蝶来。员工的职业满足感,既来自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的畅通,也来自企业教育资源的投入。
  公司深化“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为青年职工量身定制了“成长计划”,加大持续跟踪培养力度,让每名青年职工都能了解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各时期主要工作任务,帮助其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从人力资源部门统筹协调,抓好人才精准监管和动态考察工作,再到各系统分专业、分领域建好人才梯队,管理、选拔推荐后备人才库,公司构建了“近期可提拔、中期重点培养、长期整体规划”的三级人才梯队格局。
  项目部作为人才培养第一现场,发挥“传帮带”优势,实施双导师制度,既有专家综合带徒,进行有针对性培养,又有项目领导班子一对多,负责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开展先进党员与青年职工双结对,抓好年轻干部人才的跟踪培养。
  公司党委、工会组织秉承“竭诚服务、倾情暖家”理念,深入施工一线,积极开展职工座谈,思想问卷调查,深入了解青年职工的心声、诉求,运用“人本文化”建立职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用感情温暖人,用待遇留住人,用事业激励人,大力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李鹏超)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