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生活百味
好好吃饭
张欣
    染秋屋脊外    李璇摄

   好好吃饭是对食物、对劳动最大的尊重。因为认真的态度,吃饭不再仅仅局限于品味食材本身,而是有了更丰富更细致的体验,那里有阳光的普照,有雨水的滋润,有辛勤而快乐的农人响亮的笑声。当然,最重要的,万物一体,向上生长的力量,于此刻间全部融入到我的生命中来。
  籍着好好吃饭,人生就像一幅画慢慢展开,每一笔都值得细细品味,就在这不带任何评判的品味中,乡下的玉米面与宫廷中的珍馐玉膳平等地坐在了一起。继而,或许会引起我们的感慨:原来,高与低,在味蕾间原本平等。

  秋收刚完,老姨就把新磨的玉米面送来了。第一锅棒面粥刚端上桌,就被家人你一碗、我一碗地分光了。新玉米的清香扑面而来,就着烫嘴的劲儿吸溜一口,从嘴里妥贴到心里。品味一下淡淡的回甘与最接地气的香气,真幸福啊!
  现代人讲究效率,总希望同一个时间能办很多事。就拿吃饭来说,我经常看到许多人边吃边追剧。看到兴奋处,注意力全在手机上,都不知道嘴里吃的是什么,更别说滋味了。还有的人早晨起晚了干脆不吃,午餐叫一份外卖对付下,晚餐大吃一顿。这样不节制不规律的吃饭,给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荷。
  我特别爱吃。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干别的,专心享受“美食”。在我看来,好好吃饭是对食物、对劳动最大的尊重。因为认真的态度,吃饭不再仅仅局限于品味食材本身,而是有了更丰富更细致的体验,那里有阳光的普照,有雨水的滋润,有辛勤而快乐的农人响亮的笑声。当然,最重要的,万物一体,向上生长的力量,于此刻间全部融入到我的生命中来……
  小米粥最养人。好小米的标准是煮后金黄、粘稠,入口绵软而又有颗粒感。我从不剩一粒米,因为我知道小米有多难种。在东北小米叫谷子。因为土地贫瘠,谷子又是一个费工费时产量不高的农作物,所以如果这一年有片地要“解馋”种谷子,那将金贵得不得了。挑选前茬是黄豆或者玉米的土地,深耕、翻土,必要的时候还得用爬犁犁地。牵上家里的小毛驴,对土地进行深翻细作,然后开始“踩格”。当年十几岁的我总是被委以“踩格”的“重任”,大人们说我脚小踩出来的深浅正好。在我打头阵的带领下,后面爸爸、妈妈、婶子、大爷都齐上阵,手里的工具也“奇形怪状”,有的码坑,还有的做法我干脆叫不出名字。谷子轻,需要弯下腰去播种,一亩地下来大家腰酸背痛。而到了秋天,收割稻谷时真正是累并快乐着。先预约队里的收割机,机器过一遍后我们这些小孩再一人挎个小筐重新采一遍。谷子垂着硕大肥实的穗在地里倒伏,我用指甲一个个掐下来想着下次一定带把小剪刀。可是哪有下次啊?这次要不赶快收回家,下次早被别人掐走了。
  一杯现磨的豆浆最“治愈”。再配上一根金灿灿的油条,吃饱喝足的我干起活来也格外有劲儿。你收割过黄豆吗?我现在还记得手握在豆荚上刺痛的感觉。豆子不能太熟,太熟一碰豆荚就炸裂了。带上粗糙的毛线手套,几家人合伙来收割。看谁家的地熟的早,就争分夺秒地去“抢收”。黄豆长的矮,要弯下腰去割,一根垄没到头腰就像要折了一般。这还不算,一手握住黄豆枝,另一只手用镰刀去割,尖尖的豆荚隔着手套都能把手扎破。还要速度快,老牛车跟着收割的人们,割下来就扔到车上,一会儿工夫车上的黄豆杆就堆成了小山。到家后赶紧卸下车,趁着好天气抓紧晾晒,最后摊到一块大大的塑料布上。阳光下,用长长的木棍敲打豆荚,金黄的豆子欢呼雀跃着“现身”了。直到此时,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得。
  看似一碗最普通的饭,要经过春种、夏忙、秋收、冬藏,才能被端上饭桌;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希望、汗水、泪水才能被品尝。这看似我们生命中最平常、最普通的吃饭是不应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好好吃饭,不仅是对食物的态度,更是对人生的态度。虔诚地去品味食物、谦卑地去生活,用一碗滚烫的面赶走内心的阴霾,细细感受红烧肉入口后融化过程中层层味蕾的传递,你会觉得没有哪一刻如此幸福,生命最原始的欲望让我们感知活着的快乐与粗大或细微的意义。
  我们日夜奔波、辛苦劳碌,当坐在餐桌前,怀着无比感恩的心细细咀嚼每一粒米,每一口菜,那份诚敬就是生命最珍贵的了。籍着好好吃饭,人生就像一幅画慢慢展开,每一笔都值得细细品味,就在这不带任何评判的品味中,乡下的玉米面与宫廷中的珍馐玉膳平等地坐在了一起。继而,或许会引起我们的感慨:原来,高与低,在味蕾间原本平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