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前事俱往矣,风华看今朝
——天和工程公司厂办大集体改制纪实
  董茂
  2020年10月21日,太原迎来入秋后最寒冷的一天。但对于太原公司天和工程公司的职工,是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日子。为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制,将之改制为产权清晰、治理机制完善、员工得以妥善安置、有充分发展活力的公司,公司召开职工大会,在公司机关设主会场,各项目工地设分会场,对改制方案前因后果做了详细、明确的全方位贯宣,并通过改制方案。
  这标志着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厂办大集体改革从企业性质的界定、职工人员身份的转换,到财务审计评估和清产、履行民主程序、职工妥善安置全流程正式打通,最后一个厂办大集体进入终结。目前,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进入最后程序。
  最美的历史“转折”
  这是天和工程公司最美的历史“转折”。曾几何时,大集体身份这个“标签”整整困惑了一代人。年轻时,由于小集体、大集体身份找对象受限;经营上靠主业“施舍”,做的是辅助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又遭遇学历低、市场竞争力弱,大多企业关闭倒闭……现在听到公司改革方案的落实,职工奔走相告,竞相欢呼:“以后可以‘名正言顺’成为‘国字头’企业,发展大有希望”。
  “大集体”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自诞生起就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历经变革,跌宕起伏。1980年,随着大批知青返城,太原公司前身的太原铁路局工程处开始接受职工子弟就业,并应时成立劳动服务公司。此后,尽管公司不断变换企业名称,但安置职工子弟、待业青年的担当未变。最高峰时期,先后安置工程处系统太原地区知识青年、职工子弟和其他人员1400多人。
  作为当年的一员,今已60岁的段保元回忆:“劳动服务公司成立前期,工程处派来了四名管理干部和9名退休老工人进行扶持,早先回城的78名职工子弟成为第一批大集体职工。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工程处主业进行如加工、维修、建筑辅助,并开辟市场建了很多的厂店……”
  改制前的天和公司是太原公司下属以施工业为主、工商饮服业为辅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四十年来,通过全体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发展壮大,企业效益和生产规模不断攀升,成为现在中铁股份公司范围内屈指可数经营优良的集体企业。现在改制为太原公司旗下国有全资子公司,体现了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初心和使命,解决了大集体办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改制后,天和公司保持了原有企业经营模式,可顺利按原定发展方向,秉承品牌建设做强做优产业,从而实现向更高目标迈进。
  “破局”从革“心”开始
  “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厂办大集体普遍存在产权归属不清、管理机制不活、职工收入偏低、严重依赖主办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缺乏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急需推进系统性的、切合企业实际的改革举措……”这是国务院、山西省以及中铁股份公司和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连番推动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的目的。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今年七月当公司改制的消息由职工代表传递到工友身边时,集体职工首先坐不住了,各种声音混杂而起。
  “咱们是集体所有制主人,算一下资产和未退休人员,咱们完全可以独立经营,退休都吃不完……”“这多资产,即使不经营,光是出租门面房也够吃了。”
  “不行吧,铁建扶持了咱们好几十年,一下子脱离连工程都不好揽了,我看还是不改好。”
  “身份变全民?这几年早已经没有区别,退休待遇,上岗分配基本一样,改制意义不大吧……”
  “天和公司可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不用他们扶上马送一程。集体的资产固产不能归铁建……”
  对此次改制,普遍产生了不理解、不情愿的情绪。改革破冰难,如何破?如何确保集体职工、全民职工、劳务派遣员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还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对此,天和工程公司党委和工会发挥组织的核心作用和“连心桥”作用,在企业改制前为职工做了大量细实的解释工作。
  改制中,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作为公司改革组成员积极参与改制的全过程,和太原公司主动沟通,在改制的每个环节,代表职工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广泛发动群众对改制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
  面对职工的疑惑不解,党群工作部通过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宣传关于改制问题的决策部署。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和个别恳谈会听取职工呼声,认真解答职工关心的改制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引导职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跳出小圈看世界,为企业改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关于职工最为关注的“前景”,则通过总结成绩、展望未来,不断提振职工信心的方式,激发职工把对企业的热情转化为搞好生产经营的强大动力。
  同时,公司将这次改制涉及的有关文件及时公开,改制政策、改制方案、程序步骤、职工安置、社会保障以及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等全部实现阳光操作,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做到公开监督,让每个职工心里明明白白。“改革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市场需要我们必须这样做,改制不是为了转移资产,让职工分流;而是让资产配置更清晰,集聚力量向高质量发展,这一切的实施,全部以职工收入不断提高为原则……”改革的声音明确有力,部分职工逐渐由不理解变得理解,由反对转变为支持。
  公司大集体职工闫忠义、程文英是公司老员工。自成为公司一员后,先后经历过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不同身份转变。这回摸清改革的趋向后,他们说:“公司成立之初的单一经济体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原来拥有的很多产业有的早已停产停业;且职工构成复杂,囿于人才匮乏和人员老龄化等因素,企业经营市场竞争力薄弱,再带着‘集体所有制’的标签闯市场,脚都难站稳。不改革,真的不行了。”正是这一番肺腑之言感染了微信群里的老职工,原先的“争论”和“不满”渐渐平息,而关心公司发展的讨论和建议多了起来。
  前事俱往矣,变革赢未来
  为找到一个对企业发展有利、职工又能满意接受的方案,太原公司厂办大集体改制领导组对天和工程公司的改制方案进行反复酝酿,最终形成了将天和工程公司大集体并入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思路,提出了“维护天和公司独立经营权,保持天和公司艰苦奋斗、机制灵活的管理优势和文化;全民吸纳集体,不能有一名集体职工因改制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则和红线,并广泛听取、认真研讨天和公司职工意见,聘请外部法律机构,对具体实施细节进行反复推敲,拟定了《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建天和工程公司改革方案》。
  2020年10月21日,改制大会如期召开。太原公司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卢崇哲就天和工程公司改制后作为子公司的长远发展、保留独立经营权、保证自有人才梯队建设及职工权益维护等内容进行了传达和要求。
  细心聆听改制过程和了解发展前景后,200多名职工追求幸福的信心被点燃,一场改革释放出的热能迅速传遍全公司。一个半小时后,大会对《改革方案》进行不计名投票表决。参会人数170人,发出表决票170张,改革方案最终以赞成票156张的结果顺利通过。经外部法律机构现场认定,天和工程公司职工大会召集人员、召开过程及各项决议符合民主管理各项规定且合法有效。
  接下来,太原公司将对改制后公司机构和职工纳入公司民主管理体系,成立相应的工会组织,建立完善职代会、职工大会制度,确保改制后的企业规范开展民主管理,确保新入编职工各项民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并与公司共同推进后续改制措施的落实。
  前事俱往矣,变革赢未来。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职工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我们同心同力支持改革,那么,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便不是难事,实现既定的战略规划目标便指日可待!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