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激浊扬清 千钧担当
  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就没有刹不住的腐败,就没有正不了的歪风,就没有禁不住的奢靡。
  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中,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三严三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当中,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作风明显好转。但作风建设要想取得新气象新作为,还需要深层次理解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真抓实干,敢抓敢干,一做到底,久久为功。
  扎牢篱笆,防微杜渐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如此坚定理想信念,不坠青云之志,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身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要把爱企、治企、兴企、经营管理好国有资产为己任。身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要牢记自己第一工作职责是为党工作,把爱党、忧党、兴党、拥护好党的一切决策化作对党的无限忠诚。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共产党员的身份不能忘、组织的原则不能失、根本的宗旨不能丢,真正在党忧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要把党性修养作为第一位任务,时常想一想党章里的规定、入党时的誓言、组织上的重托,面对得失,要有淡泊明志的高远;面对苦累,要有乐在其中的豁达;面对诱惑,要有岿然不动的定力,内修品行,外塑形象,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党性觉悟。
  纠治“四风”,绝不手软
  “风正则百官皆守,风不正则百弊俱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正是旋在党员干部身边的“四股歪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贪污腐败从不是“一口吃成的胖子”,蝇贪蚁腐式舔舐才是党性溃堤的根本原因。作为国有企业和基层党组织,“四风”是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企业“四风”问题如果纠治不严肃不彻底,就极易成为贪污腐败、百弊俱生的温床。我们要把纠治“四风”问题当成当前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建立常态化巡视机制,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钱物、节日送礼等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继而在深化全面落实中持续发力,在彻底纠治“四风”顽疾中久久为功。
  制度治企,典则兼具
  加强作风建设需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法规制度相继出台,党内法规制度与时俱进、立柱架梁、落地生根,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就企业治理及基层党的建设而言,我们在“依法依规”强化组织作风建设的同时,更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定制经验”。如出台一项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作风建设以点对点聚焦到集团公司各级干部,通过抓思想、定目标、强监督等一系列举措,坚持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抓“关键少数”和“少数关键”,把作风建设抓到支部、抓到岗位、抓到个人,以制度为纲,以规范为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以制度治党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敢打必胜,激浊扬清
  初心使命仍犹在,真抓实干见真章。经过广大干部职工长期不懈的努力,公司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大幅度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企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营造“敢干”氛围,打造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激励干部勇创新、大胆闯;必须要强化“实干”劲头,以干部干事创业的清风正气驱散奢靡享乐的歪风邪气,推动干部出实招、求实效;必须要筑牢“苦干”精神,全面加强各级作风建设,引导干部持续抓、抓到底;必须要提高“善干”本领,提升集团公司各级干部治企、兴企的能力本领,促进干部能战斗、打胜仗。用好的干部作风凝聚企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奋力开拓中铁六局全新的发展局面。
  晨钟暮鼓常盈耳,激浊扬清展作风。时间证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上率下,带来的是示范引领;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向自己开刀,惟有伤筋动骨,方能激浊扬清。经验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就没有改不了的文山会海、刹不住的车轮腐败、正不了的企业歪风、禁不住的奢靡享乐。眼下“双节”在即,企业作风建设开展扎不扎实又到“真金火炼”的时候,党员干部切记要杜绝在作风纠治中“装样子”、“过场子”,而是要以更深层次翻开“面子”看“里子”,只有绝对彻底才能彰显绝对忠诚。任重道远,千钧担当,使命犹存,初心不忘。没有作风建设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作风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李栋)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