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守正创新 提质增能 以实干实绩实效开创“品质六局”建设新局面
——王波在中铁六局四届五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上的报告(摘要)
   一、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地、企业“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实施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各种超预期因素影响,集团公司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股份公司党委、股份公司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统筹“两债五率”发展指标,贯彻“五个转变”工作理念,全力推进市场、生产、经济、管理等各项重点任务,知难不畏、迎难而进、埋头苦干,全年主要任务目标实现预期,企业发展总体平稳有序。
  (一)经营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优化经营布局。强化“五位一体”经营协同,树牢城市经营理念,战略性设立经营性子公司,营销中心过半已实现开花结果,“百城计划”初显成效。坚持转变经营方式。突出订单质量,完善“禁投”“慎投”机制,从源头摒弃先天不良或风险较大项目,着力提高经营资源效用。坚持强化经营基础。加强经营要素管理,全面推进经营要素配套升级,并连获工程建设企业、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工程造价咨询AAA信用等级称号。坚持调整经营结构。积极固优势、拓新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减少要素依赖、稳定增长动能,“大交通”业务基础得到巩固,“第二曲线”蓄势发力,通过参股出资撬动了施工主业新签份额。海外业务在多变国际形势下加速成长,境外经营领域、经营国别均有重大突破,越南轻轨项目运营以来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并高标准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赴越南国事访问期间的保障任务。
  (二)生产组织克难奋进。重大建设任务高效履约。大力开展前期策划,注重过程优化纠偏,强化典型案例、实用工艺工装集成推广,现场生产节奏日益均衡。大同飞车、国道109安家庄特大桥转体等重大项目接连创造国际、国内施工先河,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高质量参与丰沙铁路、石太铁路、甘肃积石山地震等应急援助任务,诠释了六局担当、践行了央企责任。安全质量环保整体受控。深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时间轴重点工作清单,一体推进管理深度策划、双重预防机制、稽查队履职效能建设,强化工序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化,力促本质安全。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显著。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依托在建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效,积极以技术支持服务重点项目,持续提升智能化、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运营质效稳健增能。降本增效深入实施。多系统推进“大商务+”管理融合,通过标前联动、管理策划、收尾管理、亏损治理等,深挖项目创效潜能,注重增收节支协同创效,扎实开展验工计价、“双优化”、二次经营,大临工程、“三零”费用、隧道平均超耗等持续下降,物资集采直供等新供应链模式实现有效降本,“三维管理、三效提升”经验在股份公司“桑植会议”上进行交流。经济质量逐步改善。坚持执行端、问责端同向发力,着力推进项目扭亏减亏;积极防范债务风险,组织内部单位银行账户解冻专项行动,释放冻结资金额度;持续开展“三类项目”清理,强化“双清”考核和专项清理,实现资金正向流动;注重项目资金统筹策划,前移大额垫资和支付管控关口。风险防控更加有力。全面落实审计监督,组织亏损、投资、在建项目等各类审计,有效披露风险问题,挽回经济损失。持续完善合规体系,形成风险识别清单、岗位合规职责清单、流程合规管控清单。强化纠纷案件压存控增,大力实施依法“双清”。
  (四)企业改革走深走实。改革提升纵深推进。统筹实施各类改革举措,形成160项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措施清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33项任务全面销项,南培中心沉睡资产实现盘活,境外管理体系结构性矛盾得到解决,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面完成,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管理体系精简高效。推行“代局指”模式,压减工程指挥部,管理层级和现场经费有效减少;整合成立重点工程指挥部,负责收尾项目管理,集成作用更加突出。在股份公司范围内率先出台工程项目机构和定员管理实施意见,项目定员总量持续优化,依托全口径动态管理实施用工压减。精简优化两级后台,提高任职准入资格,增强系统履职能力。考核激励导向清晰。深入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持续提升;完善工资总额差异化调控、绩效薪酬贡献化分配、试点超额利润分成、项目工资总额包干等机制,同层级人员绩效薪酬差距进一步拉大,收入向一线倾斜得到有效落实。
  (五)共建共享彰显价值。党建融合呈现新风貌。立足推动企业发展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形成有效参考数据,推进解决制约基层问题。成功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引领擘画未来五年工作;优化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党的领导有机融入企业治理。加强主题宣传、深化品牌传播、讲好六局故事。正风反腐树立新气象。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入推行“十重点”“十严禁”,专项治理亏损项目违规违纪和履职不力问题;实施重点领域执纪问责,深化纪委惩处震慑效果,凸显巡察“利剑”作用。干事创业积蓄新力量。统筹推进干部“管用引育”,强化干部能上能下和市场化考核,三级公司班子职数有效减少,末位调整及不胜任退出领导干部比例提升。拓宽职业发展路径,科学选聘职业营销经理、职业项目经理、专家,引进成熟人才。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强化职业资格取证、高级职称评聘、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塑形创誉汇聚新动能。引领全员岗位建功创效,荣获工人先锋号全国级1个、省部级2个;积极推进“幸福之家”建设,涌现1个全国最美家庭;筹集专项资金开展“三工”建设、“两节”送温暖、工地慰问以及帮困助学、援灾助医等关爱工程;常态督办员工收入发放和“五险一金”缴纳,实现在岗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一年来,信访、社保、信息、档案、保密、离退休、治安保卫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深刻把握当前形势与目标任务
  过去一年,中铁六局人在压力中前行、在竞争中拼搏,我们努力办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坚定效益提升、坚守价值创造,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稳健发展。但我们要清晰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从更强调“稳”,到更强调“进”与“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立”是目标和追求,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从2024年“稳中求进”的要求看,我们必须统筹高水平安全之“稳”与高质量发展之“进”;从2024年重点任务的导向看,我们必须统筹科技创新之“立”与新质生产力之“进”;从2024年深化改革的任务看,我们必须统筹改革提升之“立”与大商务管理之“进”。集团公司上下必须增强发展企业的信心和底气,以永不止步、永不懈怠、永不满足的奋进姿态,保持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放大特色优势,形成新的优势,努力做到“三个统筹”,真正找准中铁六局“稳”“进”“立”的未来发展目标与前进方向。要在已经突破的领域,回答好如何继续前进的问题;在重点探索的领域,回答好如何落地见效的问题;在追赶先行的领域,回答好如何进位争先的问题,扎实推进企业实现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集团公司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股份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按照集团公司年度工作总体思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紧盯主要奋斗目标,聚焦“两个一切”工作原则,践行“三个统筹”,实施“六性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展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为建设价值创造型、资源集约型、创新支撑型的“品质六局”打开新局面。
  (一)抢抓市场机遇,以高质量增长势头提升发展坚韧性
  提升发展韧性,既要有量的增长,更要求质的提升。建设“品质六局”,必须加快打造层级紧密、产业丰富、能力突出的营销体系,统筹好当前经营趋势和未来增长潜力,推动品牌价值转换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强化“五位联动”,提升经营质效。注重“两级”融合联动。集团公司层面要发挥顶层主导、支持服务作用,牵头串联好区域指挥部、省级分公司推动实施大型项目运作。子分公司层面必须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形成“群狼效应”,立足属地经营、深耕主责省份、做熟重点地市,有效开展好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滚动经营和核心客户培育。推动“三线”持续发力。区域指挥部要发挥区域统筹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提供超值服务,加密高端对接频次、提高对接效率、聚焦成果转化,努力将项目的模式做优、体量做大、质量做好、结果做实。子分公司要严履约、出精品、拓市场,把干好在建项目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经营,坚持“优揽精干”“以干促揽”“揽干一体”,做到“量质齐升、质量为先”。
  2.布局“四大板块”,丰富产业结构。做实做稳基础板块,稳定五大传统板块支撑作用,各单位要聚焦适合自身的一到两个核心市场发力布局。加快培育发展板块,“第二曲线”业务要紧贴国家战略,积极向城市更新、城市运营、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领域延伸;设计咨询业务要积极向为客户提供“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方向转型;资源类业务要在满足内需的基础上,追求对外“信息交换、集采储备、资源融通、外租外售”的平台经济效益。扶优扶强成长板块,维管业务要总结管理经验、丰富项目类型,打造好维管品牌;海外业务要健全海外市场“三位一体”营销体系,深化“一国一策”,强化工程公司协同配合,推动“1+N”带动范围更加广泛、发挥作用更加突出。稳步做优投资板块,要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业”策略,补强投资短板,淬炼自投能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合理利用金融产品为投资业务赋能。
  3.提升“四种能力”,夯实经营基础。要提升“识机遇、善研判”的能力,强化战略、客户、企业、金融、生态链思维,灵活运用多元化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坚持投融建营退一体化方向;要提升“抓战略、用政策”的能力,抓住“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发展叠加机遇,善于借势发力,加快实现新旧更迭和动能转换;要提升“严考核、重实绩”的能力,落实月度经营业绩晾晒,严格考核步骤、量化考核标准、丰富考核体系,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确保经营开发良性运行;要提升“扛风险、迎挑战”的能力,严防盲目投资、违规投资、违规挂靠等重大经营风险,刚性执行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从经营源头保证发展质量。
  (二)紧扣效益提升,以高质量项目管理增强发展坚实性
  项目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效益创造的源泉。建设“品质六局”,必须坚持“一切管理工作到项目”,加快打造策划执行有力、生产过程均衡、资源保障充分、业务协同融合的大商务体系,确保项目平均利润率再提升##个百分点。
  1.巩固项目策划指导价值。要刚性落实项目全周期策划,聚焦“大商务管理提升年”,三级公司要切实提升施工调查和管理策划质量,严格落实“主要领导100%带队策划”底线要求,统筹做好策划的精准编制、刚性执行和柔性优化,实现履约、效益双优。集团公司要切实增强策划纠偏效用,指导三级公司做好季度量价费率对比;组织建立两级策划专家库,发挥好前期专业指导、过程考核督导作用。两级后台要针对商务量化指标、管理制度要求的执行情况,实施好季度系统专项考核。
  2.夯实生产履约过程控制。要坚持将均衡生产贯穿项目履约全周期。过程管控效率要达标。以策划为主线强化生产资源统筹,以方案为主导强化生产预控和过程预警,抓好关键线路节点兑现和产值提升,三级公司必须增强项目过程管控精度,两级后台要将用地批复、征拆迁改等强制约问题纳入系统管理,统筹算好经济总账。工程验收质量要达标。坚持技术先导、方案主导,严格落实开工条件验收、首件评估和过程跟班作业制度。在建设单位验收前3个月组织预验收评价。项目履约信用要达标。要摈弃“事后摆平”惯性思维,压实各级信用评价责任,强化过程履约,打造施工亮点,平衡投入产出,有效利用评价体系。
  3.释放生产资源支撑作用。在规范分包管理上下功夫。改善分包结构,大力培育“有能力、讲诚信、善履约、常合作”的优秀分包企业,各单位分包资源储备要与承揽任务需求相匹配;开展动态评价,加强甄别选树,落实好分包履约服务;增强要素管控,规范实施新型分包模式,明确分包界面,严肃限价执行,提升“五量台账”准确性,严禁合同清单量、施工图量、现场实测量、分包合同量、分包结算量等“一量到底”。在强化供应链管理上下功夫。要拓宽项目覆盖面,扩大直供品类,充分发挥物贸公司内部保供抑价、外部拓源增效职能,各单位要保障集采专项资金池稳定;强化集成管控,健全内部物资、设备和周转料共享平台;突出“双拖欠”根源治理,建立下游合作方分级分类管控体系,构建稳健安全的供应链体系。
  4.放大项目管理协同效能。一体推进经济责任承包与竣工目标兑现。要通过经济承包责任书分解目标责任,原则上项目目标利润率要高于中标利润率;强化考核牵引,对竣工结算项目实施目标考核。一体推进“三类项目”销减与高盈利项目打造。要全面梳理“三类项目”存量,两级后台对高风险项目要做好综合研判,重点指挥部要履行收尾主体职责;从投标全维度策划标前盈利点,各三级公司要至少打造3到5个高盈利项目。一体推进勤俭办企和履职效能提升。增强项目大临设施、间接费等关键指标的策划控制,降低各级差旅、办公场所、物料消耗、人力等非生产性成本,各级管理费用预算在去年基础上压降10%;进一步提升系统思维,真正发挥三级公司项目管理的主体作用,确保机制简洁高效有力度。
  (三)深化动能转换,以高质量改革创新激活发展灵动性
  改革积蓄转型动能,创新塑造竞争活力。建设“品质六局”,必须加快打造战略领先、组织高效、科技赋能的创新体系,立足新产业、新管理、新技术,持续构建企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优势。
  1.突出战略引领,构建比较优势。要有效协同“十四五”战略、党代会总体目标和部署,年度分解实施计划,构建“品质六局”战略蓝图;立足主业推进产业链延伸,提高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带动力、影响力,努力在细分建筑领域、市场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要研究梳理产业链图谱,统筹谋划好战略布局。
  2.突出改革深化,构建管理优势。要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推动头部企业加快发展,承接股份公司政策,开展困难企业解困振兴;有机推进财商法采融合,重点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推动法务工作与大商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注册类机构全生命周期监管,源头提升运行质量和设置标准;全面总结改革成果,形成决策科学、管理规范、反应迅速、执行有力的高效管理态势。
  3.突出考核实效,构建驱动优势。要完善以效益为核心的项目考核体系,注重“年度考核+竣工考核”联动评价,提高考核节点兑现效率,三级公司要加快建立项目考核评价机制,突出竣工利润率兑现,通过风险抵押承包、模拟股权、全员承包等新型分配方式激发创效活力。要坚持“控总量、提质量、减冗员”,健全经理层成员聘任解聘、薪酬兑现和退出机制,强化项目定员动态调控,畅通不胜任员工出口,加强非政策性非在岗人员清理,依托绩效考核增强两级本部人员履职效能,严控劳务用工管理和考核清退。
  4.突出科技赋能,构建领先优势。要聚焦重大战略和企业发展需要,加强行业前沿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创新技术研究,在营业线改造、桥梁隧道、四电集成等基础领域开展原创攻关,在磁悬浮高速飞车、大直径泥水盾构等目标领域开展前沿创新,力争取得一批引领性、加密性成果。要打造资源汇集型科创平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完善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的考核机制,切实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作业环境,依托工艺工装革新、清洁能源推广、新型材料应用等促进节能减排和“双碳”工作开展。要注重发挥经济数据集成的显性效益,加快数据融合,探索构建经济数据一体化平台,通过数据“感知”项目履约状态、调整运行节奏、服务管理决策。
  (四)专注价值创造,以高质量经济运行保障发展持续性
  价值根植于项目管理,焦点在经济效益,服务于企业长远发展。建设“品质六局”,必须加快打造资金正向平衡、创效挖潜有力、资产质量向好、防亏治亏从严的经济体系,增强系统功能。
  1.强化资金管控,增加正向支撑。要杜绝负债经营和“输血”依赖,坚持项目现金流自平衡全生命周期管理,自平衡方案要与项目策划同步编制、实施和验收;要严肃垫资、大额资金流出审批权限,推动大额负向流动项目数量、规模双下降;要持续释放监管受限资金,优化资金配置,加强带息负债管控,优先保证优质重点项目需求,做到“投得准、收得回、运转快”。
  2.聚焦二次经营,增强创效能力。要完善在建项目全周期验工计价监管体系,强力推进过程计价,压降大额欠验,提高计价比例,三级公司要专项督导已完未验异常项目,确保计价收入按期足额;深挖二次经营潜能,做实做深技术、方案“双优化”成果,保证重点索赔事项过程落地、路内外清概结算达到预期。
  3.狠抓清收清欠,压降“两金”规模。要严格落实项目投标、合同评审和效益评价制度,源头控制“两金”增量,重点攻坚长账龄债权,将“两金”专项清理与久竣未结治理等协同推进,全力抢抓政策窗口期,因项施策推动长期债权纳入政府化债清单,狠抓内部清欠,使“两金”资产尽快向货币资金转化、“两金”占营业收入比率持续下降,确保企业内部资金秩序更加清晰。
  4.深化亏损治理,控制“失血”痛点。要坚持“杜绝重大亏损、遏制较大亏损、控制一般亏损、力争零亏损”,认真开展治亏策划,实施两级班子定责包保,强力扭转过程亏损,严守“新开项目杜绝亏损”的红线;强化审计过程监督,发挥四位一体“大监督”合力,严肃问责震慑,形成问题整治、追责问责长效机制。
  (五)坚守风险底线,以高质量风控管理维护发展安全性
  要守牢企业生命线,树立“整体安全观”。建设“品质六局”,必须加快打造安全质量稳定、债务规模可控、管理廉洁合规的风控体系,提高科学应对、化解和驾驭各类风险的能力。
  1.防范安质环保风险,提高本质安全能力。要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分解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时间轴重点工作清单,完善施工组织、强化安全策划,加强方案管理、规范作业标准,管控风险源头、狠抓隐患整改,提升两级稽查体系能力,打造“零事故项目、零事故公司、零事故区域”。要将依法合规开展环保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策划,强化技术支持、严格常态监督,切实抓好环保违规事件的源头预防。
  2.防范财务挤兑风险,提高债务管控能力。要以治理“两拖欠”为核心,深入落实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专项方案,加强民营企业合同和结算管理,强力推进“销存控增防变”,充分发挥内部投诉平台线索牵引作用,避免激化矛盾、内困外转。要针对恶意投诉建立动态进出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禁止边投诉边施工、“换马甲”再进场等现象。
  3.防范廉洁从业风险,提高合规管理能力。要强化合规体系建设,刚性执行合规审查前置程序,大力加强案件处置,使风险识别、预警、决策和化解体系走实走深。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企监共建”,坚持违纪问题与管理问题一起查、直接责任与管理责任同追究,推动纪委、巡察、审计、法律、群众等各类监督机制协调贯通,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六)聚焦共建共享,以高质量根魂优势聚力发展协同性
  建设“品质六局”,没有旁观者,都是“答卷人”,必须加快打造以党建引领强根筑魂、以人才队伍强基固本、以群团建设强心聚力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将各方优势转化为成长动能。
  1.充分发扬党建这一核心优势,强化思想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到“一切党建工作到支部”;深化主题教育成果长效转化,真正做到党建从经营出发、经营向党建融合。坚持文化强企,凝聚思想合力,形成“开路先锋”文化体系下的企业特色文化,紧扣“品质六局”建设,发挥各级融媒体平台作用,持续做好主题宣传,选树推广先进典型,讲好六局故事、传播六局声音、树立六局形象。
  2.充分抓好人才这一核心资源,激发创业热情。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把政治标尺、坚持实干导向、注重德才并举,把发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用好各年龄段领导干部相结合。要抓好各级班子配备、结构优化、干部交流、考察评价,把最强力量、最优秀干部配备到三级公司班子。建设好“三条通道”“六支人才队伍”,更加注重项目关键岗位培育,健全高端人才“引育用评”配套制度,加快解决一线技术员、测量员、试验员、施工员等基础性岗位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优化高校毕业生引进质量结构。要坚持严管厚爱并举、激励约束并重,完善从严管理体系,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大家能够心无旁骛抓发展。
  3.充分把握群团这一核心途径,凝聚发展合力。要持续开展劳动竞赛、推动护岗提质,多措并举激发职工创新、科技创效潜能;扎实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全力保障职工薪酬、“五险一金”正常发放;持续推进“幸福之家”建设,落实员工普惠服务;发挥团青组织生力军、突击队作用,擦亮中铁六局“青”字号品牌。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