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 1月13日上午,在即将迎来中越建交72周年之际,中国中铁六局以EPC总承包模式实施的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落成仪式,在项目始发站吉灵站隆重举行。这是越南开通运营的首条城市轻轨,也是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重点项目,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的又一重大成果。随着轻轨开通运营,“摩托车王国”迈入了绿色出行新时代。
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项目于2011年10月10日开工建设,2021年11月6日完成移交,移交至今共对开机车13000余趟,日平均载客15000余人次,安全运载旅客达100万余人次。车辆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平均运营时速35公里/小时,最大运输能力28500乘客/小时/方向,实现了城市20分钟便捷生活圈。
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是越南首条城市轻轨,也是中国目前海外首条集规范标准、施工技术、装备材料、施工、监理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中国化”的最大城市轻轨项目。项目全线长约13公里,抗震等级8级,共设12座高架车站(包括吉灵站和尚亭站两个换乘站)和1座车辆段(占地约26.2公顷),是越南河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唯一一条交通主干线。
一次“走出去”的大胆尝试 越南河内轻轨项目是中铁六局EPC总承包项目。在业内,EPC通常是指承包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因此这项工程也是一次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大胆尝试。
越南城市交通繁忙、道路狭窄,房屋属于永久产权,拆迁困难,一开始项目推进并不顺利。技术人员几经优化设计方案,大胆提出高架独柱车站建筑设计方案,采取“建桥合一”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突破了“列车动载由桥涵结构承受”的传统形式,形成了完全用建筑构件取代桥梁构件来直接承受列车动荷载作用的纯框架结构,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建筑上面跑列车”。
类似这样先进的中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轻轨项目建设,成功攻克了三环路深基坑施工、轮胎式汽车吊架梁、大悬臂独柱墩盖梁施工、小半径曲线段单导梁架桥机架梁等技术复杂的施工难点,这些工艺技术在越南建筑市场都是第一次运用。
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国际EPC承包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技术实力的真实体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越南轻轨项目部深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于是与国内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战略结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所长。
轻轨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了中国装备“走出去”。轻轨项目建设涉及桥梁、铁路、接触轨、通信、信号、供电、AFC、电扶梯等十几个专业,所需设备90%来源于中国。项目严控设备采购关,选取各专业同行最具实力的厂商进行合作,高品质的设备赢得了越南业主的一致认可。
如今,高架独柱车站建筑已经成为越南河内的新地标,箱梁架设也开创了越南架梁施工的里程碑,城市轻轨短轨枕式整体道床施工等多专业科技成果在轻轨施工中遍地开花,通信、信号、供电、机车设备、AFC五大领先设备系统技术扎根越南,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轻轨品牌享誉国际。
“一带一路”中的民心所向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容易,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形象。”这是越南河内轻轨项目从上到下的共识。让建设者决心一定要建好轻轨项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项工程不仅仅是越南的首条城市轻轨,更是造福当地百姓的民生工程,它的建设让这个以“摩托车王国”闻名的国家迈入了绿色出行新时代。
乘着轻轨绿色出行看河内风景,视角不同体验不同,感受城市的立体与错落,享受更高品质的现代生活。沿线车站一站一景,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特点,车站内装饰有红色木棉花、黄色斗笠、绿色头盔、多彩奥黛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格调高雅,赏心悦目。
轻轨给当地带来的,远不只是出行方式的改变。轻轨项目开办中越“职工业校”,聘用越南籍翻译、工程师等属地化管理技术人员300余人,累计培训各类技术员6000余人次,项目人员本土化比例高达78%。项目实施以来,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培养了一大批越南籍高技能人才。
(下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