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散文
一座桥和一段历史
铁朦胧
  在作家的眼中,桥不仅仅是一座桥,也不仅仅是一段路,更是一种情怀,一段历史,在河源大地的秀丽山水间行走,就如在岭南的历史脉络里徜徉。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大江桥,一座很不起眼的桥,却穿越了历史,从战火的硝烟中走来,守护着龙川人的祥和。大江桥连接了东西,轻轻地诉说过去的故事,这些诉说让大江桥有了永恒的生命力,成为南来北往的龙川人心中的一座丰碑。
  对于大江桥的关注,缘于一次无人机升空后的邂逅。我所在的铁路建设指挥部驻扎在龙川县佗城镇大江村,正在建设中的赣州至深圳高铁工地离此不远。工休之余时,我经常到村里散步,到了大江桥这段就过不去了,村里人说是以前的老桥,宝龙东江大桥建好后这里就停止通行了。
  当时,我对这座大江桥曾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当地一座旧桥,时代久远成了危桥就不使用了。当无人机飞上高空,看见那座大桥横亘东江两岸,附近的房屋、树林和蓝绿清澈的东江水与其融为一体,早已分不清曾经的国道模样,但依稀可见昔日大桥的风姿,我的心触动了……
  大江村是一个气质独特的小村,与梅村、“暮鼓诵弥陀”的东山寺、佗城东江渡口都相距不远。古时候,佗城镇东江两岸农舍栉比,人烟稠密,大桥是佗城镇通往老隆镇的必经之路。南北两岸载客渡江的小舟数十艘,满江帆影,苏东坡来到龙川曾写道“梅村渡口看横舟,水自清清江中流”的赞美诗句。从前,梅村一带,河边遍植梅花,故名梅村,近三百年来,屡遭兵燹,梅林被毁。1936年,横跨东江的“大江桥”建成后,来往不用舟楫,“梅林横舟”一景便不复存在。
  据龙川史志记载,大江桥1936年春动工兴建,1937年冬竣工通车,由广东省建设厅技工梁启寿设计,广东启记公司承建,胡汉民题曰“大江桥”。桥梁设计颇有特色,属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桥,桥下可以通航。大江桥是当时东江上第一座公路跨江大桥,也是珠三角及河源地区连接梅州等粤东地区的生命线,更是佗城镇居民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为广州至粤东公路的干线咽喉。
  抗战爆发后,日本飞机常来骚扰龙川大地。1938年10月,大江桥遭日本飞机炸坏5跨,致大桥被炸断成三段,历经焚烧,遗留老桥,被炸的大江桥用杉木支撑通车。1951年,大江桥由广东省修筑委员会按原桥式样修复。2016年12月22日,离大江桥下游一公里处新的跨江大桥宝龙东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2017年2月26日起,大江桥实行封闭交通管制。从此,这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大江桥,正式宣布退役。
  大江桥是龙川人抗日的一座丰碑。关于大江桥与龙川抗日的故事在老百姓中流传甚广,我觉得这个英勇故事可以拍成电影,电影名就为《大江桥》。据史志记载,1938年10月中旬,日机首次开始轰炸龙川大江桥,老隆镇等地村民爱桥心切,冒着生命危险用稻杆、茅草对桥作了简易的隐蔽。日机一轮轰炸后,大江桥带着满身伤痕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烧、杀、抢、掠、炸的仇恨,仍然顽强地屹立在东江河上。据统计,整个抗战期间,河源五县一区,以龙川与连平遭空袭次数最多,均超过20次。
  广州沦陷,东江中下游遭日军蹂躏,哀鸿遍野。在中共龙川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处于东江上游的龙川县,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1939年元旦,《龙川日报》创刊,报头边印有“中华邮政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字样。报纸印刷完成后,每天都是通过大江桥送到全县读者手中,成为了我党宣传抗日的舆论阵地。当年2月,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正式成立,在全县各地建立了“读书会”“姐妹会”“青年读书小组”等群众组织,将整个龙川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有声有色。
  1941年末,香港沦陷。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民主人士及其家属800余人,经东江抗日游击队和东江特委的精心安排,从水陆两路,由东、中、西三线,越过重重封锁,闯过层层关卡,通过大江桥来到老隆镇。这场被茅盾称为“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让廖承志、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等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以“香港难民”身份乘坐“侨兴行”的汽车通过大江桥,顺利转移到韶关,再往衡阳、桂林(西线)最后到达大后方,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作为接送和转移文化名人的重要中转站,大江桥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5月14日中午12时整,在粤赣湘边区党委、边纵直接领导下,国民党保安十三团在老隆镇起义,起义部队迅速占领了大江桥,控制了佗城守军,对老隆镇的国民党守军发动了进攻。历时1个多月,老隆战役胜利,龙川县也成为了广东省最早解放的县级城市,大大地加速了南下大军解放华南的步伐。
  如今,文以载物,源起河源,润育古今的客家文明,为龙川旅游积淀了厚重深邃的文化养分,2200多年蕴涵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品质,又为龙川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大格局,打造知名旅游强县注入了强大灵魂。
  跨入新世纪,迈进新时代。当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赣深高铁今年正式通车的时候,我相信,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助力河源汇聚四面八方的宾客,洒落在古邑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存,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