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细节之中见精神
图片新闻
用好“三种课堂” 学好党史必修课
点“燃”员工幸福感
多样化“打开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加油!高考生!
以“延安精神”推进作风建设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节之中见精神
杜宏梁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这是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的谆谆教导。细节决定成败,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细节精神”,戒骄戒躁,行之则叩桥不渡,言之则秉节持重,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能有水滴石穿之韧劲,扛起民族复兴重任,越过险滩、继续奋进。
细节精神是严于自律的慎独之道。魏源说:“君子以细行律身。”党员干部要时刻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净化自己的交往圈,在私底下能慎言慎行,无人时能注重细微,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唯有多积尺寸之功,少为不德之事,才不会深陷泥淖,无法自拔,才经得起诱惑与考验,能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今日思想有尺寸之松,明日精神则如泰山之崩。细节精神之于党员,犹如马掌钉之于战马,一个马掌钉的脱落可能最终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一个国家的消亡,一个党员细节的放纵,也可能将他推向堕落的深渊。习近平在2020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慎独就是细节精神的培养,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贪国家一分一厘。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党员应该“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每个领导干部都应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明是非之道,在自省中悟修身境界,防微杜渐,固本清源,方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细节精神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谈到“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焦裕禄在兰考县治理“三害”时,提出了“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原则,每次去乡下调研,都要到最穷的人家去,看屋里有没有粮食,床上有没有被子,老人身上有没有棉衣,为此,他曾经在一个饲养员老大爷的牲口棚里住了三天三夜。如此之细举数不胜数,最是小事见真情,最是细处见人心,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小事”是细胞,国家的“大事”是肌体,小的“细胞”生生不息,大的“肌体”才能茁壮成长,把群众的小事办好,才能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心系职工群众,既要从生活着手,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也不能忽视精神,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职工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不能为追求政绩,盲目地采取大水漫灌之法,费时费力,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只有深入细致,精准施策,将细小问题落到实处,围点打援,真刀真枪地解决,群众才有获得感,才能将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
细节精神是慎始如终的忧患意识。“致广大而尽精微”唯有居安思危,丝毫不懈,细致入微,国家才能兴盛,企业才能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忧患在心、准备在先”,反复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忧患意识既要从宏观把控,更要落实微观细节,国家如是,企业也如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注重安全细节对于建筑行业意义尤为重要,往往大的事故都是由小问题引起,企业的施工生产要随时随地保持警惕思维,不存在侥幸心理,做好日常隐患排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慎始如终,深入细致,技术才经得起推敲,产品才耐得住风雨,工程才经受了时间考验。企业发展重视细节,并非只抓细枝末节,不顾全局,“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将细微处的工作做好,人心方聚,信誉方高,才能强基固本,大步向前。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党员干部唯有常怀细节精神,对群众的事能“斤斤计较”,对国家的事能“精微入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更好地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