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生产经营
第03版:党群园地
第04版:文艺副刊
标题导航
|
我与史铁生的地坛
动物庄园
西风来袭
胡同里的旧时光
留得枯荷听雨声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PDF版下载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灵时光
西风来袭
宋宜鲁
阴雨绵绵,不若找出久存的红泥小炉,温一壶甘辣老酒,炒一碟红椒咸肉,品着西风,就着凛寒,听着雨声也好,学学那故纸堆中的雅客……
“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
——《西风的话》
上学时,从书上了解到这首民国儿歌,于是找来听了,竟感觉旋律曼妙悠长,回味绵绵。听说现在的小学音乐课本上还选有此曲,也足以说明这首歌的确沁人心脾,有长久流传的价值。而这首歌,也让我常常感到北国那清朗的秋光与落叶纷纷的景象,这应该是每一个久在江南的北方人的同感吧。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许久没有在北方度过一个完整的秋天了。犹记得两年前的夏末,当时虽已七月流火,但仍然余热未消。谁曾想就在我即将离家的前夜,西风悄然而来。早上打开门,便感觉不同于夏日的清凉与舒爽,走到院中一望,原来一夕之间,遍植屋后的杨树叶子竟落了一半,而另一半也变成了黄色,在树上摇曳。这短时间的景物变换,真让人感觉到造物主的力量莫测,远非我们人类所能比拟的。所以古人常有“天地一粒粟”的感叹来形容我们的渺小。
那么,南方有秋天吗?估计南方的人们肯定会说有,但像我这样从小习惯了华北那四季分明的人来说,是难以认同的。南方有长夏,但一阵风雨过后,西风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冬天就随之而来,南方的树连叶子也舍不得落下,而非得等到春天来临,才肯换上新衣。少了秋日的爽朗,不免令人落寞,还好,江南冬阳温暖可爱,一直温馨着我们这些漂泊的游子。
如今又回来了,回到比家乡还要北的地方,重新来过北方的秋天。蓦然惊觉,树叶落得竟然这么晚啊,直到快入冬,才会慢慢地一点点落下来。如果西风不催促,发黄的树叶还想在树枝上多停留一会儿。前几日在施工现场填了一首《相见欢》来感叹秋天的到来:声屏障上回眸。坝河流。来去匆匆万事过心头。机车动。民工众。起高丘。片片西风吹落叶知秋。然而,秋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树叶也快落完了,一切都在向前轮回。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似乎是很多人的情结。这个秋天,我的周围发生了很多事。叔叔因为事故痛失右手,大学室友的爸爸查出肝癌晚期,前几天上班骑车被撞……好像所有的好运气都用完了,只待冬天凛寒的风吹透被刮得薄凉的心。其实,仔细想想,这个世界随时随处都在发生着悲欢离合,岂是悲伤只眷顾秋天?只不过,秋天有些肃杀之气,所以杀伐宜于秋季而不自觉地引发人的忧怨罢了。
如此想来,便又释然。阴雨绵绵,不若找出久存的红泥小炉,温一壶甘辣老酒,炒一碟红椒咸肉,品着西风,就着凛寒,没有二胡伊呀,听着雨声也好,学学那故纸堆中的雅客……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