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发布日期:
让提质增效落地有声
本报评论员
  成本管理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是决胜市场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成本管理无极限,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征途中,我们必须抓好成本管理的“牛鼻子”,牢固树立效益优先意识,真正让提质增效落地有声。
  股份公司探索实践成本管理,制定下发的《中国中铁工程项目宏观及微观成本管理指导意见》指出:“微观成本管理很重要,宏观管理更重要”。其牵涉面之广数不胜数,通过分层级管理、分业务管理、协同管理、因地制宜、全过程管控、全要素管控六大原则,对成本管理进行了层级定位和职责划分。成本管理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往往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效益空间小时大家勒紧腰带,效益空间大时大家放松要求。落实各级宏观与微观成本管控责任,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对于成本管理我们务必抓好抓实抓长久。
  成本管理要善于抓核心要素。我们要根据本单位的资质、专业、资源等实际,把好项目的承揽关。注重投标牵头单位和配合实施单位的沟通融合,杜绝投亏损标。要把既能干、又会算,既敢闯敢拼、又公道正派的人选拔到项目经理岗位上。有了过硬的职业素养,才能在项目管理中把责任成本精心浇灌,千方百计提高收益率。竣工结算、变更素赔等工作具有连贯性、可追溯性,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变更索赔和主要技术负责人,要保证人员稳定、工作连续,加大收尾项目的管控力度,确保果实颗粒归仓。
  成本管理要牢牢把住主脉络。成本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过程决定结果。必须以现金流为风向标,围绕人、机、料等要素通过监管机制与制衡机制,既管住量,又管住价。要扎死效益流失的口子,无论任务再繁重、事项再紧急、情况再特殊,都要紧扣构成成本的要素和环节,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实时监控期间的精细实严,堵住各种形式的跑冒滴漏。要开展经常性经济活动分析,确保成本管理落到终端。据此反思项目的单价、方案、计划安排、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后续施工管理中科学决策,从而牢牢把住成本管理的命脉。
  成本管理要有底线无边线。不亏是干项目的底线,盈利才是目标。不能只对主体工程进行直接成本管理,对于临建工程、附属工程、收尾工程进行间接成本管理。纵使项目盈利,也不能“一白遮百丑”。对于附属工程、收尾工程等非主体工程,要始终如一在成本上精打细算。项目超过上级下达利润指标者,企业要大力提倡和重奖,形成一种良性制度和机制,一种正能量价值和文化导向。只有既把住底线,又延伸边线,项目成本管理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只有成本管理彻底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建项目管理水平才称得上真正提高。
  “思其始而成其终”。成本管理要有始有终,要持之以恒,以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为载体,把所有成本因素统统关进管理的“铁笼子”。我们要重奖“创效功臣”,也要严惩“亏损罪人”,在“创效光荣、亏损可耻”的价值导向中,实现成本管理的链条闭合,真正让提质增效落地有声。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52733290 传真:010-52733290 邮箱:ztljbz@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02674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