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西南角,伫立着北京城历史最悠久的火车站——丰台站。停运已久的丰台站,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与喧嚣,或许只有中央建筑顶端那座停摆许久的大钟,默默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流逝过的光阴。
从北京第一座火车站,到亚洲最大火车站,丰台站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铁六局的建设者们在承载荣耀与梦想的丰台站再次起航,百日攻坚、千人会战,他们用一场规模空前的“三步过渡”,让百年老站旧貌换新颜,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百年车站——时代赋予的使命 总有一些建筑,伫立时代的潮头;总有一些故事,沉淀为时代的印记。
丰台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那一年,津芦铁路全线开工,随着工程从天津修至丰台,北京城里有了第一座火车站——丰台火车站。
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作为中国早期铁路建筑代表作之一的丰台站,注定是不平凡的。上世纪80年代,丰台站是通往京山、京广、丰沙、京原等铁路干线的重要站点,日均输送旅客3万多人次。随着中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现在的丰台站已是京沪、京广、京九、京原、丰沙等铁路干线的交汇中心,成为北京铁路特等客运站。2010年6月20日,建站115年之后,丰台站客货运业务宣告结束。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丰台站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造。
中铁六局这支既有线施工的“王牌军”,接过了时代“接力棒”,他们多次参与丰台火车站的更新改造。2010年下半年,在丰台站客货运业务宣告结束4个月后,完成了丰台站货场腾空和京广线、京沪线拨接改造,为丰台站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2017年底至2018年初,中铁六局在众多施工劲旅中脱颖而出,承揽了丰台站改工程站前一标和站后三标工程,并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这个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老站也将经历一场巨变。2018至2020年,中铁六局的铁军劲旅再次出征,一场旷日持久、规模空前的“三步过渡”战役在丰台站打响。
步步为营——“三步过渡”规模空前 相比于新建工程,改建项目往往更复杂、难度更大。而丰台站改建需要在北京城市中心区域实施大规模既有线施工,可谓空前绝后。
一方面,要维持原本车站的正常营运及站场周边环境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既有线施工步步为营,牵一发而动全身。施工协调会上,建设者们常常为了一道工序、一个节点而争论不休,他们绞尽脑汁,就是为了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丰台站改建和高架平台、简支拱、行包库、主站房等相关结构物施工,中铁六局的工程专家们经过精密演算,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制定了“三步过渡”的施工方案,对既有京广线、京沪线、丰沙线实施改造。
2018年8月,丰台站改工程启动第一步过渡施工,这次施工将京广、永丰上下行线、京沪上下行线拨线至过渡线位,从而给跨西四环路的六线拱桥下部结构、行包库与站房等地下结构施工腾出场地。
次年4月,丰台站改建工程迎来了第二步过渡。建设者们在全长2.3公里的京沪线上拨接改造,将既有京沪线西四环位置北移,为六线拱桥下部工程施工腾出空间,同时也为地下行包库施工创造条件。
如果说第一、二步过渡只是预热,那么第三步过渡就是前两步的“升级版”。2020年7月25日,第三次过渡的轨道工程施工全面展开。8月30日拨接京广线和京沪线,这是第三步过渡最大规模的施工,也是铁路最高等级的一级封锁施工。
“封锁施工,就像是一台精密复杂的外科手术,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不容有失。”点前动员会上,中铁六局北京丰台站改工程一分部项目经理高海兵对施工人员反复强调。
施工现场,技术组长眉头紧锁,手中的流程表上清晰记录着理论和实际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单项时差、累计时差等数据。他的职责就是时刻关注施工动态,一旦超过预警范围,就要马上上报,调整部署。
8个小时的封锁时间里,4000名作业人员、5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轮番上阵,对京广线、京沪线四条铁路线2公里21个拨接口进行拨接施工,同时开通66组道岔,完成通信、信号、接触网、电力“四电”施工任务,使计算机联锁设备、接触网投入使用。
至此,京沪、京广、永丰上行过渡线拨至丰台站内,丰台站改建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京沪、京广线第三步过渡施工比原计划提前30分圆满完成。
百日攻坚——创造施工“加速度” 2020庚子鼠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本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举国上下进入“战”时状态,紧张的气氛随病毒四处蔓延……
人员是问题、物资是问题、现场管理是问题、防疫抗疫更是问题,所有问题摆在一起,就是影响工期进度的大问题,这让本就滞后的“第三步过渡”举步维艰。
特殊时期,中铁六局通过“点对点”“门对门”返岗复工专车方式,分批次专接劳务人员返岗;隔离期间,项目部实行封闭式管理,通过“云培训”、视频交底、在线答题等方式帮助项目人员加强防疫知识。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工程渐渐步入了正轨。
6月11日,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后,地处丰台区的丰台站改项目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丰台站改建工程距离疫情爆发的源头——新发地批发市场直线距离仅4.8公里,项目施工所在地为高风险地区,所属街区对人员、物资进出实行严格管控。“8·30”拨线迫在眉睫,疫情防控不容有失。6月中旬和7月初,中铁六局分两次对4000多名现场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平稳有序、员工安心在岗。
“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迟滞的工作赶回来……”在中国中铁的正确部署和领导下,中铁六局深入开展了“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项劳动竞赛。参与工程建设的北京公司、天津公司、电务公司、建安公司达成共识:“不讲条件、不提要求、快速推进”。
6天填筑道砟3.1万方;13天改建线路4.79公里、铺轨4.6公里、交叉渡线9组;20天浇筑承台7座、墩柱22座,填筑路基6万方……面对日益临近的丰台站三步过渡节点工期,建设者们人人围着项目转,个个盯着指标干,用实际行动全力抢抓产值,持续掀起大干高潮。
4月9日,丰台特大桥六线简支钢箱拱桥精确就位。这个北京西四环上的“网红新地标”,露出了俏模样。
7月19日,在经历了70天的奋战后,丰台特大桥16个单元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
8月4日,全部预铺轨道工程和四电工程相关工程完工,为第三步过渡施工奠定了基础。
……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乘风破浪。中铁六局科学组织、精心施策、做到时间不断、空间占满,让工程进度不断提速。
打破常规——“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期紧、任务重、场地狭窄、环境复杂、各专业交叉作业频繁……谈起施工难点,建设者们一准能数出好几个。面对这些困难,中铁六局的建设者胆大心细,打破常规,闯过道道难关。
征地拆迁是阻碍施工生产的头号难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丰台站地处北京市四环以内丰台区中心地带,征用土地数量庞大、房屋住户拆迁密集、周边居民要价高、群众反征拆意识强……”面对滞后的工期,负责征拆工作的丰台站改指挥部副指挥长倪梦红既无奈、又着急。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丰台站改指挥部指挥长王广太认识到,要想兑现工期承诺,必须争取主动。他找到业主,把面临的困难——列出,寻求协助,同时深入征迁重难点各个击破。
项目部里随处张贴的工程平面布置图上详细标注了具体施工内容。每完成一项工作,技术员就用记号笔标注出来,而图上留下印记最多的部分就是丰台特大桥。该桥布置为双层高架车场,其高架平台采用框架柱网结构体系,这种设计结构新颖、工艺复杂,是中铁六局实施的首个案例。
万事开头难,却难不倒有心人。2017年,中铁六局接下了这个难啃的硬骨头。施工技术准备期间,指挥部多次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不断研究并优化施工方案。项目部就此项新型技术,利用BIM软件不断模拟、演算和调整,一套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跃然纸上。
场地有限、环境复杂,三次过渡、地下行包库、地下桥涵及四电等工程交叉作业,相互制约。四个足球场大小、便道只有两米宽的施工现场,最高峰要容纳140多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拥堵无时不在。为有效协调车辆秩序,项目部制定了翔实的交通疏导方案,在行车道设置明显、统一的导向警示标志,并调遣近30名“指挥官”前来指挥疏导,引导车辆通行。
从工艺、工法等小改小革入手,将创新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丰台站信号楼,是铁路运输的“神经中枢”。火车何时抵达、何时出发,这些指令都是由这里发出的?
根据分工,此次封锁施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信号楼更换信号设备联锁软件并复联调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山型槽运送慢的问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对山型槽实施“瘦身”,不仅让槽的尺寸减半,重量也只剩下五分之一。技术人员还设计出“独轮炮车”,运用杠杆原理为运输提供便利。此项“小发明”将工期缩短了3个月,节省了人工和机械费近50万元。
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大家的干劲更足了。信号专业利用BIM技术创新工艺工法,根据“线不交叉”“绕外圈、做弧角”“先短后长”的基本原则,紧密围绕“准、细、整、平、精、密、分、明”八字方针施工,让主要布线通道、走线层次分明,用途一目了然。电力专业在工艺质量上狠下功夫,曝光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对好的工艺质量进行宣传,并制作成精品工程作业指导书。接触网专业则是投入生产使用预配车间,充分满足当前施工的腕臂、吊弦、吊线等预配物资的需求,使预配物资模块化组合、机械化作业、工厂化生产,大幅减少了用工成本。
不谈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不谈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丰台站改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孟国利深知,越是工期紧、任务重,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三步过渡”涉及工务、电务等多个工种,需要大家密切配合,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施工高峰时期,现场施工人员多达4000余人,这代表的是4000多个家庭,他们都是父亲、丈夫、儿子,我们的工作必须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丰台站改指挥部副指挥长、安全总监郭政平说道。
4月份,正是工程最吃紧的阶段,一场安全应急演练在施工现场展开。“工期虽然紧张,但安全培训不是浪费时间,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我们才能为工程争取更多的时间。”丰台站改建项目将安全课堂搬进工地,项目员工轮流走上讲台,为大家送上“安全锦囊”,让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扎根于每一个建设者的心中。
今年的汛期比起平常年份有所提前,北京入汛以来的降雨量也多了三成左右。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前预警大雨、积水等安全隐患,项目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员工开展抢修电缆、防洪抗汛应急消防演练,让全体施工人员在过程中学知识、找问题、用技能;各专业、作业队、个人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有效促进了施工生产。
管好工地安全,安全总监郭政平有两件法宝,一个是“监管分离”,一个是“四不两直”。监管分离,是项目部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分开,安全总监牵头管监督,项目经理牵头管安全、抓落实。这个举措,让项目部安全工作有制度保障、有力度落实。四不两直,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郭政平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发现不易察觉安全隐患,进而及时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在这两件“法宝”助力下,安全隐患呈直线下降趋势,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战斗堡垒——党旗高擎别样红 工程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为确保第三步过渡和2021年丰台站开通运营目标,丰台站改指挥部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开展“党旗高扬丰台站改,先锋助力精品工程”党建主题活动和“三保两创”为主要内容的“决战保目标岗位当先锋”立功劳动竞赛活动,迅速开启确保达产、力争超产的快节奏施工。
“把丰台站改工程建成‘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把丰台站改工程建成中铁六局全面从严治党的示范性工程;把丰台站改工程建成中铁六局塑造企业形象的品牌工程;丰台站改工程建成中铁六局共创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精品工程。”丰台站改指挥部党工委以此作为党建工作“四大目标”,以保质量、保安全、保节点、创信誉、创效益“三保两创”为根本、以“党的政治、党建规范、品牌文化、人才队伍、党风廉政、共建共享”六大建设工程为支撑,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馈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的期望。
施工过程中,丰台站改各级党组织利用各种形式动员、宣传、增强全体建设者对丰台站改和干好丰台站改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当作企业的实力之战、品牌之战、信誉之战;把决战决胜第三步过渡施工目标,当作施工生产能力和企业声誉信誉的一次政治考验;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6月中旬突发疫情防控作为大事来抓,两级书记扛起了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冲在一线,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把党建四大目标与劳动竞赛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与劳动竞赛内容有机结合,制定细化了考核方案、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形成了长效机制,且将竞赛延伸至各个分部中,落实在制度中,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任务统筹来抓,用实际行动体现政治担当。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丰台站改项目7支“党员突击队”、4支“工人先锋号”和6支“青年突击队”将旗帜牢牢插在工地一线。指挥部领导班子和各部门同志坚持每天夜间现场检查盯控、每次要点施工盯控,白天照常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了指挥系统的作用。分部各级班子和管理人员加班加点、昼夜奋战,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指挥部党工委8月29日组织120多名全体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代表开展了“携手保护绿色环境、保三步过渡必有我”主题党日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以实际行动为北京丰台站改工程做贡献。
今天,再次聚焦北京的西南角,一座“超大码”的丰台站新站房正拔地而起,双层车场的设计让普速列车与高铁列车立体交会,“最能装”的地铁列车也将直通车站地下。相信用不了多久,丰台站将以“亚洲最大火车站“的头衔惊艳世人。而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成倍增长的客货运吞吐,更承载着中铁六局人百年“筑梦”的光荣与梦想。
(孟国利 刘朗宇/文 王兵华 郭鹏 郗艺辰/摄)